文革群英传——吴晗列传 第二节

小龙人作品

第二节 暗流

上回说到,1961 年吴晗和邓拓、廖沫沙三人组成“吴南 星 ”, 在共产党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上,开辟专栏《三 家村札记》。他们发表杂文,说古谈今、评论时政,在文艺战线上 为刘少奇摇旗呐喊。

“吴南星 ”其实就是三个作者的名字,“吴 ”自然出自吴晗, 他也是组织的核心;“南”出自邓拓,因其笔名“马南邨 ”;“星” 则出自廖沫沙,因其笔名“繁星”。

吴晗是我们故事的主角自不必说,另外两位也都是了不起的 人物。先说邓拓,和吴晗一直隐藏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不同,邓拓 1933 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可以说是老党组织成员了。他本来是跟着李 济琛他们搞“福建事变 ”,失败后经过辗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在这里,邓拓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功力得到了党组织高层的欣赏。其巅 峰之作就是在 1944 年主编出版了第一部《毛主席选集》,能做此书的 主编,可见当时他也是毛主席的文化爱将。新中国成立后,邓拓更是出任党组织的机关报、中国政治风向标《人民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 一时间在中国报界可谓呼风唤雨。可就是在 1957 年,邓拓被毛主席抛 弃了,丢失了人民日报一把手的职位;迷茫之际,刘少奇接纳了 他,安排他在北京担任市委副书记,兼任《前线》总编辑。知遇之 恩当涌泉相报,邓拓先是在《北京晚报》做《燕山夜话》;之后和 吴晗开始了《三家村札记》的合作。

image.png

(又一位大才子)

相对来说,廖沫沙级别要低一些。1930 年加入共产党,内战时他就跟着“左联 ”混,一直在国统区写一些不阴不阳、讽刺政府的文章。解放后自然回归组织,来到北京市委工作,担任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也算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 的北京市委大将了。

image.png

(看面相,就有福气,能熬)

三个副部级的高官合伙写杂文、发表到市委机关的杂志上、 坚持写了六十多篇。如果还有人认为这没有政治指向,那此人就单 纯的可以去幼儿园了。那这个《三家村札记》里都表达了什么政治 观点呢?我挑几篇出来大家看看感受一下吧。

——《伟大的空话》:“我想奉劝爱说‘伟大的空话 ’的 朋友,还是少说一些,遇到要说话的时候,就去休息,不要浪费你 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和精神吧! ”——要知道此时“三面红旗 ”的卫 星刚刚坠地、毛主席刚自行引退,这个话算对谁说的呢?

——《王道和霸道》:“所谓霸道,就是咋咋呼呼的凭主 观武断的一意孤行的思想作风。这使人一看就会感觉到是要想做霸 主的,到处树敌,多么不得人心! ”——新中国除了毛主席谁有资格 担当这个“霸道 ”的评价呢?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兵部尚书就是国防部长……于谦生性朴素,性格刚直……于谦被罢官…… 。 ”——这不 就是影射彭老军头么?

吴晗他们惹了不该惹的人!《三家村札记》,用些笔墨技 巧指桑骂槐,这怎么逃得出毛主席的眼睛?他要报复!最初的导火线 是——新编历史剧《李慧娘》。

这个剧其实很简单,说的是南宋大奸臣、宰相贾似道在杭 州西湖游玩的时候,其身边小妾李慧娘看上了一位裴公子;被带了 绿帽子的贾丞相一怒之下杀了李慧娘;后来李慧娘的冤魂在判官的 帮助下救下了裴公子,也怒斥了贾似道。但简单的戏剧背后,却有 不简单的背景,一部《李慧娘》让高层很烦躁。

此剧的作者叫做孟超,只是个县级小干部,按说他写的东 西是不可能在那样一个政治挂帅的时代引起波澜。但孟超有一个童 年好友却极有影响力,此人就是张宗可。

作为发小,两人一直多有联系,现在说这部《李慧娘》是 张宗可安排的还没有明确证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慧娘》从写 作、到编排、再到公演,处处都有张宗可的关心和照顾。一句话,

这部剧也凝结着张宗可的心血。斗争老手张宗可,为何在 1960 年这 个紧张的年份推出如此作品?还是政治下注啊。

没人想到的是——张宗可运作来给毛主席助力的作品,竟然 让毛主席很不满!

也许对奸臣的讽刺顺便讽刺了皇帝,也许是神鬼的助力隐 晦的批评了朝廷的黑暗。毛主席很不满,通过其夫人江青对外表达 出了自己的意见——《李慧娘》“借古讽今,影射现实……意在攻 击共产党的领导和共产主义。 ”

image.png

(你们神仙打架,搞得我们现在荧幕上都没真的“鬼 ”可以出现)

毛主席一定性,张宗可自然就聪明的转向了。为表明立场, 他把自己的发小孟超扔出来供大家批斗,此人稀里糊涂就成了政治 牺牲品。

这一场误会,随着小人物的背锅本来也该消停了。偏偏廖 沫沙此时却从侧面杀出,他在《北京晚报》发表了大作《有鬼无害 论》。

这篇文章的内容说来说去,反正就是为《李慧娘》叫屈: 你们都说文艺作品里有鬼是不唯物的、不符合共产主义精神的,我 却觉得以鬼喻人挺好,有讽刺和批判精神。作为高级干部、太子刘 盈和彭真的心腹,廖沫沙不可能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他现在为 《李慧娘》叫屈不是明摆着恶心毛主席嘛!

毛主席本就想找机会教训“三家村 ”的这几个臭老九、和他 们背后的刘少奇,现在你自己伸头出来,我肯定要砍!于是他找 到了自己的铁杆部下,此时的上海第一书记——柯大侠。老大安排, 柯大侠立即出手,组织了一个笔名叫做“梁璧辉 ”的写作班子,专 门写了一篇两万字的文章《“有鬼无害 ”论》向廖沫沙及背后的势 力发起猛烈攻击。

image.png

(大鼻子柯大侠经历了延安时期最严苛的审查和批判,熬 过来的英雄才能得到毛主席信任)

这个时候就考验刘少奇了,如果他应对不力,文哥就会 提前几年发生、亦或者干脆不会发生、亦或者不会造成如此大的破 坏力。但他应对的太好,以至于把破坏力全都积蓄起来,未来更大 规模爆发了。

刘少奇的方案是“浑水摸鱼”。简单说,你毛主席和柯大 侠矛头直指廖沫沙和“三家村 ”,我当然不会配合你,但我也不唱 反调;而是淡化廖沫沙的文章,集中火力批判《李慧娘》。

在刘少奇的亲自部署下,《人民日报》发表署名“齐向 群 ”的文章《重评孟超新编〈李慧娘〉》,文章对孟超进行了上纲 上线的批判,指出:“孟超……对我们党组织和共产主义心怀不满、 充满仇恨……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向党组织和共产主义的进攻在戏 剧战线上的表现 ”。

《人民日报》还为这篇文章加了一个《编者按》,明确指 出:“《李慧娘》是一个反党组织反共产主义的作品,是一株反动的 毒草。 ”

孟超作为一个小人物,先被发小利用、再被发小抛弃、然 后一不小心搅进了最高层的权力斗争,结局只能是万劫不复,这也 算他倒霉;但“吴南村 ”被保住了,刘少奇和毛主席的大战推迟了。

此战可以说是 4 年后《海瑞罢官》政治大战的预演,很多 情节将重复发生。但到那时候,危及已经不能化解 ,仇恨和绞杀将 被最大限度的释放。吴晗的命运也将和小人物孟超一样卷入权力的 绞肉机。最后,《李慧娘》还带来了一个到今天都存在的影响,那 就是:除非是《西游记》、《聊斋》这样的名著翻拍,其他国产所 有影视剧不能出现真的鬼!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