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群英传——吴晗列传 第五节

小龙人作品

第五节 绞杀

毛主席是个极其坚韧的人。这种坚韧让他小时候就和父亲斗出 了胜利,在湖南农村斗出了革命的种子,在井冈山斗出了星星之火, 在延安斗出了党组织的群雄归一,在西柏坡斗出了红色中国。这是一 个目标感极强, 自己认准的事情不论用什么手段、遇到任何困难都 必须达成的硬汉!现在被刘少奇的太极拳罩住,他肯定不会屈服, 必须反制!毛主席反制的办法就是亲自上阵,用自己的权威指出吴晗 《海瑞罢官》的实质性错误,扭转目前的舆论导向!

当然,毛主席不会轻易的亲自在报纸上写文章阐明观点。他要 用别人的口传递信息,这才是君王气派。于是,1965 年底,毛主席在 杭州行宫,招来手下五位党组织的理论家讨论哲学问题。

这五位就是:陈伯达、艾思奇、胡绳、关锋和田家英。讨 论的主题是《共产党宣言》的序言写作。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海阔天 空的哲学问题;讨论的真实目的则是毛主席指出:“《海瑞罢官》的 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 年我们罢了彭德怀 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

image.png

(毛主席习惯用知识分子、玩思想斗争打败政敌;老蒋习惯用钱和杀 手、搞直接斗争打败政敌。这可能就是二者胜负的关键手吧)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海瑞罢官》的问题表态。作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领袖,他亲自给《海瑞罢官》 定性了。

按照党组织的内部组织规定,主席组织的此类小型座谈会也 要全程记录、并写入《内参》,供所有高层官员了解。这样一来, 毛主席就可以轻描淡写的、非专门性的把自己的态度说出来。而作为 被树立了数年的真神,他的这种表态就已经足够了。

计划做的巧妙,但万没有想到的是,此次《内参》在发出 时竟然缺少了最重要一句话“《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 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 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 瑞 ”!

谁这么大胆敢擅自删除主席的讲话?还是明显最有价值的 话!毛主席大发雷霆,安排人立刻调查。最后查出来的结果让人大跌 眼镜,竟然是他多年来最忠心的机要秘书田家英! 自己人怎么就给 自己捣乱了呢?其原因我们将在后面的故事里分析。但结果很明确, 这件事最终让田家英命丧黄泉!

image.png

(一贯衷心的田家英做出这事,我能想到的原因还是想化解老爷子 心中的戾气和梦想,让他安心的生活。)

虽然出现了插曲,但主席说过的话是没办法堵住的。1966 年初,彭真专门召开文宣部门的会议,由参加毛主席座谈会的理论家 之一胡绳向大家传达了毛主席的意思。在会议上,彭真和宣传部长陆 定一虽然对吴晗多有辩解,对上海《文汇报》违背党纪的行为也多 加职责,但面对领袖亲自给的定性,他们也无能为力。

这样,皮球又踢给刘少奇了。浑水摸鱼、转移焦点、改 变矛盾性质的做法看来是难以继续了,怎么办?他还有办法!利用自 己的行政资源拖!

我们前面说过, 目前的毛主席只掌控军队,其他党务和政务 系统虽然还尊他为老大,但具体执行层面已经不是他管理。退一步 说,即使归他管理,浪漫主义的毛主席也懒得管细节性问题,他需要 代理人才能落实自己的思路。因此当主管党务的刘少奇消极对待、 主管政务的周总理笑看对掐,谁能来继续引发全国人民的大辩论、谁 能来挖掘吴晗和他背后靠山的政治问题?就这样,事情又僵持下来 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的道理毛主席比谁都清楚, 如果任由刘少奇他们这样拖,其结果只能是《海瑞》再也起不了 波澜。毛主席被逼到了绝路。到这一步,他只能使出自己的杀手锏, 也是从遵义会议开始从没有放掉的权力——军队!当然,作为全国 公认的老大,他没道理发动政变,只要军队出面支持就够了。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当时军队的情况。建国后,党组织的军队主 要以下有几个关键岗位:军委的主席和副主席,中央军委的秘书长, 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其中,军委主席肯定是毛主席的,但不习惯于 抓细节的他一直利用另外几个岗位上的人来操控军队。

59 年的时候,军委管理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兼国防部长彭大将 军、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黄克诚都被打倒了。毛主席只能重新部署、 安排人马接手。59 年洗牌后,新的军委副主席排序是韩信、双刀将、 聂大帅,国防部长是韩信,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是罗长子。这个 架构的特点是让身体虚弱的韩信做老大,用他的威望掌控军队;用 精力旺盛的双刀将和罗瑞卿具体办事情。

此时罗长子已经被整倒,双刀将又首鼠两端、非我嫡系。因 此,这次动用军队帮忙,关键还是要韩信配合。

image.png

(B52!老子不爱掺乎你们的破事,没仗打了就安心在家休养。 就是你非把我拽出来搞政治,又不给权力。最后把我整死!)

韩信本是个纯军人,其前半生很少参与政治,集中精力就是 打仗;即使加入党组织都是哥哥带的。建国后更是一直想远离政治斗 争,韬光养晦。59 年的时候,老领导、有知遇之恩的毛主席出面邀请, 他才挺身出来、站台撑场面;之后又以身体原因为由隐居起来。这 次再为老领导出场就难退出了,从此踏入政治泥潭,且越做越深。 最后落得大漠落雁、屎盆子尽扣,也是历史上一可悲之人啊!

1966 年大年初一江青就代表毛主席去找到了韩信提出帮忙的 要求。韩信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安排总政的领导韦小宝,配合李云 鹤组织一次“部队文艺座谈会 ”。

这次会议的参会人除了江青,还有部队文宣口子上的四大 战将: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总政治部宣传部长李曼村少将、 总政治部文化部长谢镗忠少将、总政文化部副部长陈亚丁少将。会 议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听江青讲话、然后看电影。开了十几天无 聊的会议其实都是形式,毛主席早就准备好的“会议纪要 ”才是实质, 这就是著名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

这篇“会议纪要 ”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开头就指出“韩信 同志对参加座谈会的部队同志做出指示,韦小宝同志和白袍小将同 志(此时罗长子被打倒,白袍小将接手总参谋长)对这次座谈都表 示热情赞助和支持”。翻译过来也就是说,这篇纪要的内容也代表 整个军队的意思!军队站在毛主席这边!

第二,也是核心内容:“建国十六年来,文艺界被一条与刘 邦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组织反共产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 ”文 艺界谁管的?刘少奇!“我们 ”是谁?毛主席代表的真共产主义者! 这就等于直接把毛主席和刘少奇的矛盾捅出来了。只是突破的位置 在文艺界、突破的箭头是《海瑞罢官》而已。

最后,文章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号召要坚决进行一场 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这就把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都点 了出来。

本来这样的“会议纪要 ”只能作为内参发放到县团级以上的 领导干部。但毛主席需要的是全国群众的支持,他已经开始不信任官 僚团队了。于是部队控制的《解放军报》把这篇“纪要 ”发表了出 来,著名的《高举毛主席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革》 的社论和全中国人民见面了。

应该说这一招是有作用的,至少刘少奇想隐藏自己和毛主席 矛盾的企图落空了。但毛主席没有料到, 自己建立的国家机器是如此 之强、普通百姓的政治参与能力是如此之弱。因此,虽然矛盾被捅 开了,但还是没有兴起什么大风浪,毛主席又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