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群英传——卜大华列传 第八节 cover

文革群英传——卜大华列传 第八节

小龙人作品

第八节 民主尝试

1966年8月4日,大鸾带领参加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各路高官一起来到清华,参加给蒯大富平反的大会。这也是蒯大富和卜大华二位高人的首次交集。

8月4日的会议上,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的同学们,就和这些现在只能出现在电视里的高官平起平坐了。卜大华身边也做着两位高人,这二位一个叫做廖承志、一个叫做刘宁一。

廖承志不用多说,那是廖仲恺老前辈的儿子,社团统一战线上的英雄。这位刘宁一同样不简单,他一直是社团工会活动的活跃分子,46年邓发机毁人亡后,就是他接手了邓老大国统区的工会工作。

坐在卜大华身边的刘宁一还和卜大华聊起了自己在清华读书的女儿,也就是此时清华大学造反派的首领之一刘菊芬。这位女士后来可厉害了,她是著名的四通集团董事和副总裁!

在这次给蒯大富平反的会议上,卜大华也获得了发言机会。他着重展示了自己组织《论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并介绍了自己斗学校领导、斗反动权威、斗工作组、坚持造反的赫赫战功。

对卜大华同学的发言,大鸾又一次展示了自己一贯的影帝风范。他说:“清华附中红卫兵三论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的大字报起了带头作用,响应了刘邦主席的号召。在这个问题上,我可以老实说,我应该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

这次会议后不久,《十六条》就发出来了,卜大华们得到了一次实践民主的机会。

蠢蛋们骂刘邦却总是不在点上,说他破坏民主,岂不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得到实践的民主尝试就是刘邦搞的。而且他搞的还是一步到位的全社会大民主!结果呢,混乱的文哥中,最混乱的时刻到来了!

回到我们的故事,学校领导和反动权威被打倒了、工作组被撵跑了,诺大的清华附中和当时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很多高校一样,成了没领导管理的自由乐园。

这种情况就是刘邦要的!权力来自于上级还叫什么民主?必须让各个小集体的权力由自己内部选举产生,继而再层层选举、推广到全国!这才是玩民主的基本套路!

现在刘邦已经把学校里自上而来的权力都撤走了,搬走了搞民主的障碍;紧跟着在《十六条》中,他又开始教学生们如何玩民主选举——这就是“巴黎公社”。

《十六条》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和文化革命代表大会的代表的产生,要象巴黎公社那样,必须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候选名单,要由革命群众充分酝酿提出来,在经过群众反复讨论后进行选举。”

看到领袖的召唤,卜大华们立刻行动了起来。他们先是去图书馆找“巴黎公社”的资料,看看人家到底是怎么玩选举的。然后,根据巴黎公社的经验,制定了清华附中的选举模式。

卜大华们的民主选举方案简单、可行。第一步是各个班级内部选举,推选出一个候选人;然后召开全校大会,一人一票来从这些候选人中选出革委会成员;最后由革委会掌握学校未来一段时间的全部权力!

在实践上,他们也确实做得不错。全校一千一百多师生参加了这次民主选举。在大会上,各个班级当众介绍了自己的候选人;然后全体师生一人一票对候选人进行了选举。这次尝试,不管是程序、还是结果,我看都比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多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向这次伟大的民主尝试致敬!

且慢!大家回头再看看这次选举出来的革委会名单:王铭、卜大华、张晓宾、邝桃生、骆小海、韩军、杨盘、宋柏林……。原来还是他们啊!还是那帮最能闹的干部子弟!老红卫兵们!

这是要闹哪样啊?难道卜大华们作弊了?肯定没有!原来——在不成熟的地方搞大民主就是这个后果啊?有势力、能打能闹的人一定会获得最终的权力;臭老百姓、无能小辈还是被管的地位,对这些鼠蚁而言,选举出来的管理者还不如原来来自上面的管理者靠谱。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刘邦鼓励学生们学习巴黎公社的民主选举后,他就要面临巴黎公社一样的暴力和血腥了!“红八月”来到了!卜大华们开始打人了!而比巴黎公社更进一步的是,他们们还整出了“血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