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人生
刘邦不傻。既然目前的首要敌人是大鸾,和其背后庞大的高干群体,那就必须利用韩信的力量。为和盟友的合作,让出些许利益,允许韩信在军队里暂时攻城略地、统一派系,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刘邦放弃小宝的现实考虑。
但他肯定不会把军队全都交给韩信的!熟读历史的刘邦深刻明白——即使是亲父子,当父亲把军权都交给儿子的时候,自己也就完了。因此,他还有制衡手段。
第一就是双刀将。这只老虎被自己关在笼子里养起来,随时可以重新放出来制衡、甚至代替韩信。
第二就是“二月党人”。这帮跟着大鸾的“三老四帅”们,现在先让他们回家反省。一方面和大鸾暂时休战;另一方面,只要这帮人在,就随时可以让他们出山制衡韩信。
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自己在军队里新的一批代言人。在中央,当然就是总参谋长“白袍小将”了。这位韩信一手带起来的“双一系统”将军,在刘邦的大力扶持和重用下,已经有了自己的野心,开始制衡韩信了。
在地方,建国初期的深谋远虑也开始起作用了。各大军区的实权派都只是二、三线军头,而且照顾了各个山头的平衡。因此,这些非韩信系统的地方实权派,也都很正常的归属到刘邦的大旗之下。
而另一面,韩信也不傻。“老大,你怎么总对我这个接班人藏着掖着啊?为保证顺利接班,我就自己抢了啊!”以军队负责人的身份、又是老大最依赖的盟友,只要有机会,真要抢起来,韩信还是有优势的。而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韩信很快就等到了。
“720事件”发生了。作为被刘邦老大给予极高期望的大军区桩脚,陈大麻子竟然看不清大局,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心,非去搞什么“兵谏”。结果差点酿成了新中国的“西安事变”。

(敢兵谏的大麻子,以后自然不在乎占用幼儿园的地方盖别墅)
事情一发生,韩信就开始行动了。此时的韩信忘记了自己孱弱的身体,积极运作、上蹿下跳,发动自己掌控的台面上下各支力量,尤其是中央文革小组里的“秀才集团”盟友们,开始大肆发动“揪军内一小撮”的行动。矛头直指紧跟刘邦的地方军头们。
这下这帮小子可惨了。陈大麻子这种犯大错误的人自不必说,连花和尚这样的愣种都被造反派抄了家,自己带着部队跑到山里避风头。
多亏刘邦及时阻止了韩信发动的这股歪风,保护了陈大麻子和花和尚这批紧跟自己的小弟兄,狠出手敲打了自己身边的“秀才集团”,这才没让韩信把地方军头全部统一。但刘邦自己的损失已不可挽回,再加上趁机收服的其他派系势力,韩信在地方部队的势力也膨胀起来。
紧跟着,韩信又对不识时务的“白袍小将”动了刀。“杨余傅”事件后,北京军区和军委办事小组(代替中央军委的机构)也都彻底归到了韩信的旗下。
等到了1969年9月,又一个好消息来到了韩信的面前——双刀将死了。
哈哈,现在放眼军界,除了“二月党”那帮死老虎之外,谁还是我韩信的对手?而且,随着“军队支左”和地方“大联合”的推进,军队已经在很多地方掌控了行政权力;九大的召开更是明确了我的接班人地位!韩信的事业达到了顶峰!美好的未来仿佛在向他招手!
可是!事情没那么简单。韩信的迅速膨胀让一个人和他背后的力量不满。在军中,作为唯一没有被收服的力量,“二月党人”焦虑的承担着韩信派系的咄咄逼人之势;在行政和党务上,韩信也开始伸手。同时,刘邦也开始全面执行自己的更换接班人计划了。很不幸,韩信成了刘邦和大鸾共同的敌人,龙凤联手、无坚不摧!大帅韩信只能折戟蒙古。
“913”之后,军队的天又变了!一大帮跟韩信走的近的人都成了叛徒和谋逆者,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于此同时,军队的力量又一次分化重组。一帮紧跟刘邦的小军头开始和“二月党人”争权夺利。
斗来斗去熬到两位老大在76年一同去见了马克思,矛盾爆发了。“二月党人”竟然和老实人、霍光组成联盟,来了次深宫政变,把李云鹤带领的外戚党人一举拿下,在老刘邦死后给了他一个大嘴巴,背叛了革命!而这样一来,原来紧跟刘邦的那帮二线军头们又跟着经历了一次起伏。
总之,就算不提之前的诸多派系斗争,就从66文革开始,在军队里的诸位将军也都经历了数次变天事故。在这些混乱的斗争中,不管你站在哪一派,都不可能一直处于上风。有的人干脆被搞死了,有的人被判刑了,有的人丢了仕途,但吃苦头都是一定的。
现在要回到我们本文的主角刘志坚了。外面打破了头,他老人家却一直都很平静。虽然文革刚开始就被打倒,但后面残酷的武斗轮不到他,你死我活打破脸面的混战也自然轮不到他。在一排战士的监(bao)押(hu)下,老刘竟然身处桃花源中平安的度过了历次军队劫难。
随着刘邦为制衡大鸾而重新启用了霍光,刘志坚职业生涯的第二春又焕发了。75年,霍光一当上总参谋长,拿到了兵权,就立刻启用老刘。让他担任自己在军队的基本盘之一——昆明军区政委。
刘志坚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7年,期间配合杨志打了一场越南战争,在晚年还得到了战功。随后,来到解放军政治学院当了院长兼党委书记,又培养了一帮门生故吏。88年,老刘获得了军队的最高荣誉——一级红星功勋荣誉勋章。2006年,95岁高龄的刘志坚在妻荣子贵、荣誉等身的安乐环境下,微笑着离开了自己混了一生的这个世界。
什么是人生?一时的风光不是人生,一时的困挫也不是人生,人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赢家。如何笑到最后呢?看看老刘,我们也许会获得很大的启发。
正所谓“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人言语,未会十会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