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崛起
罗长子外号罗长子,这绝对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此人根子硬、 能力强、情商高,更重要的是,他是少有的全能人才。
说起罗长子,就要说起他的老家——四川南充,这是个出英 雄的地方。开国第一元帅朱德、民盟主席张澜都是罗长子的老乡,这二位可都是上了《开国大典》油画的人物。

(“表老 ”搞教育时,培养了朱德,还有罗长子。)
1923 年,十七岁的罗长子考入张澜在家乡办的南充中学,从 此开始接触新知识和新思想。和当时的很多进步青年一样,他也逐 渐喜欢上了最时髦的共产主义,并在 1926 年加入共产党领导的青年 团。
也就是在 1926 年,罗长子经历了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这 一年大革命风起云涌、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击败了不可一世的 吴佩孚、 占领了大武汉,革命中心也从广州转移到了武汉三镇。为 充实革命队伍、培养部队基层军官,国民政府决定在武汉建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也就是黄埔军校的分校。罗长子在年底考入这所学 校,从此就离不开军队这个工作单位了。
说起这个武汉的黄埔分校还挺有趣。开国内军校之先河,很 另类的招收了一大帮女学生。女学生里有女英雄赵一曼,还有大美 女曾宪植(连花帅都为之倾倒)。而最特殊的还是此校浓厚的洪兴 社背景,校长是极为亲洪兴的邓演达,政治教官干脆就是共产党员 恽代英。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年轻的罗长子和很多同学都成了坚 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7 年 7 月 15 日,武汉的国民政府也“分共”了。这个时 候,“武汉黄埔 ”这个共产党色彩极浓厚的学校位置就尴尬了。学 生们会被如何处理,关键是看当时武汉的两大军头——唐生智、张 发奎。
唐生智是个精明的老派军阀,一看红色就害怕,他直接就想 解散军校,处理其内部共党分子。
(唐司令很能够体现那个年代老派精英的特点。反清、反袁、 反吴、反蒋、反洪兴、抗日、再反蒋……总之一个特点——反谁有 利,就反谁。)
如果这样,恐怕就没有罗长子以后的故事了,多亏张发奎。 “张大王 ”这个人很有意思,我一直认为他是近现代中国军人当中 最讲义气、最单纯的一个。因为讲义气,他对于和自己“铁四军 ”一起浴血奋战的共产党战友,当兄弟一样掏心掏肺;因为单纯,他 对“花帅 ”这样的广东老乡言听计从。也因为这两个弱点,共产党 27 年的三大起义,有两个都是以他的部队为基础运作的;甚至南昌 起义后,周总理等人对外还宣称是他“张大王 ”当总指挥的。这样的 人其实不适合玩政治。

(这个瘦削的男人,却有着一颗江湖豪侠的心,实在人不可 貌相。)
书归正传,话说在军校的危急时刻,“花帅 ”刚从蒋介石那 里辞掉师长不干,跑到老弟兄“张大王 ”手下出任“铁四军 ”的参 谋长。“花帅 ”一直关注着这支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力量,因此他劝 老张收此部学生为己用。“张大王 ”是单纯性格,考虑这些学生都 是知识青年,对部队肯定有好处。于是也没多考虑,就把这支学生兵编为自己的军官教导团,带在身边,随自己的二方面军一起“东 征 ”(就是向东进攻蒋介石的南京)。
当时,为保护好这些学生娃,“张大王 ”还特意让教导团跟 在大部队最后行动。这个阴差阳错,促使教导团没能参加伟大的“南昌起义”。
等“南昌起义 ”爆发后,“张大王 ”再傻也知道担心共产党的袍泽弟兄再在背后捅自己一刀了,于是他下令教导团长谢膺白在九江缴了这些学生兵的武器。这个事件促使以罗长子为首的一批学生兵害怕迫害,离队回家。没想到的是,在“花帅 ”的斡旋下,教导团的战士们化险为夷跟大队人马来到了广州,并成为“广州起义” 的基本班底。
这段历史对罗长子还是很重要的。1927 年两次重要的起义, 一前一后阴差阳错之下,他都正好没参加。混社会,在哪里都是要 依靠山头,越老的山头越有决定意义。罗长子就这样失去了进入大 鸾山头、总司令山头、双刀将山头、花帅山头的机会。尤其是花帅, 后来更是和罗长子产生了诸多爱恨情仇。
离开教导团后,在武汉转了一大圈的罗长子来到了当时洪兴 社的秘密总部所在地——上海。并在这里加入了洪兴,光荣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最危险最低潮的时候选择入社,这才是真正的信 仰!
1929 年,罗长子经历了人生第二个重要转折点,他被派往闽 西组建和训练游击队,并很快率部编入红四军(猪毛血脉的红四军, 是共产党的基础股份)。在古田会议上,他又旗帜鲜明的支持了刘 邦。从此,罗长子成为根红苗正的毛主席嫡系!
红四军是什么来历?想当年井冈山会师后,朱毛合股成立了 第四军。当时大家各占一半股份,朱是军长兼十师师长;毛是党代 表兼十一师师长。这支英雄的部队里将帅成堆!罗长子很幸运的加 入了这支部队,他未来的成长也当然迅速了。
以韩信要为参照,韩信出任红四军一纵(十师)司令员时, 罗长子是二纵(十一师)政治部主任,当时二纵的政委是罗荣桓; 韩信出任红四军军长时时,罗长子升任二纵政委;韩信出任红一军 团(下辖四军和十五军)军团长时,罗长子出任红四军政委。这个 时候的韩信只有 25 岁,罗长子只有 27 岁!
之后,罗长子又经历了人生一次重要的转折,他开始担任整 个红一军团的政治保卫局局长,由此开始了他的政治保卫生涯。这
个政治保卫局是干什么呢?顾名思义,保卫党组织的政治纯洁、打 击混入组织内部的敌人!这个单位一般还有个名字——“秘密警察 ”。
政治保卫局有多大权力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保卫局 成立于 1931 年 11 月,是肃反保卫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其工作特 点是——总局对下属的各级分局实行垂直领导,不受干涉。他们不 但拥有绝对的侦察、审判和执行权力,关键时刻还拥有紧急处置的 权力。
落实下来也就是说,红一军团的政治保卫局局长罗长子,在 工作上可以完全不接受红一军团军团长韩信和政委聂大帅的指令; 而且韩信和聂大帅要无条件接受罗长子的监督;如果罗长子认为军 团内部谁是敌人,就可以对其直接上刑、乃至处决。

(杀最多的敌人、成全最多的红色夫妻,这才是党组织稳定团 结的关键力量。)
再后来,罗长子就跟着党组织的发展一路平步青云了,而且开 始涉足各个领域的工作。到陕北后,他除了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 卫局局长,37 年开始还担任了抗大的教育长和副校长,做起了军事 教育工作。38 年在毛主席指导下还开始了著书立说,写成《抗日军队 的政治工作》一书。
(意气风发的青年将军)
抗战期间他是八路军的政治部主任;抗战结束后还跟着“花 帅 ”和美国人、蒋介石做起了军调谈判工作。内战爆发,罗长子又 在洪兴武装最主要的大后方——晋察冀,做起了政治和统筹工作。
大决战后,罗长子本想跟着入关的老领导韩信去“宜将剩勇 追穷寇 ”,可中央给了他更重要的工作——筹建公安部。
新中国成立后,他出任公安部部长、政法委副主任、公安军 司令员兼政委,国务院副总理。五五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军中 的标杆性人物。
看了罗长子的这些经历,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三个结论:其一, 此人是全才。军事、党务、教育、统战、根据地建设、政治保卫,什么都干过,还都做的不错,这样的人肯定智商高。而能在政治斗 争紧张的共产党高层参与如此多的领域,此人情商也不低。其二, 此人的派系很明显,根红苗正的井冈山毛主席嫡系!这是他后来人生 种种机遇的根基,也是其悲惨命运的源头。其三,他最专业的工作 是政治安保工作,被称为主席的“大警卫员 ”。毛主席曾评价说:“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我就感到十分放心。天塌下来有罗长子顶 着。 ”但这个工作太重要、太敏感了,这也就意味着太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