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群英传——罗长子列传 第四节 cover

文革群英传——罗长子列传 第四节

小龙人作品

第四节 自杀

1965 年 4 月 27 日,罗长子跟着双刀将、带着白袍杨成武来到 湖南,向毛主席请示取消军衔制以后的军装式样问题。对此,毛主席赞 成的说:“我赞成走回头路,恢复到老红军的样子,只要一颗红星, 一面红旗,其他的军衔牌牌统统都去掉。我看到那些牌牌就不舒服, 过去没有牌牌打胜仗,现在有了牌牌,我看倒是要打败仗了。 ”

(65 军装就这样。取消军衔,强调等级的军中也开始平等了)

罗长子他们刚离开,毛主席就喊来了自己的小兄弟、湖南一把手 张平华。

一见面,毛主席就讲了些不着边际的话:“我们有些同志,遇到困难 不是到马克思那里去找答案,而是到资本主义那里去找答案。1962 年我在北戴河会议上就说过,什么‘包产到户 ’,统统都是单干。 包产到户,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一些粮食,时间长了,就会两极分 化。贪污盗窃的、投机倒把的富裕起来,讨小老婆,放高利贷,军 烈属和五保户这边就要贫困了。所以‘包产到户 ’的问题,不是粮 食增产多少的问题,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 你懂得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 ”看得那么严重吗? ”

随后,毛主席立刻让东兴哥和张平华安排, 自己要回井冈山看看。张麻子回到鹅城故地,下定决心重新激发暴民、去争取失去的平等。

image.png

(在鹅城成功的追求到了平等,现在重回战场再次激发自己的抗争 热情。张麻子要的只是“公平 ”) 在井冈山待了几天,回到北京后,毛主席便开始了“二次革命 ” 的第一步工作——清理门户、肃清己方基本盘。矛头直指罗长子!

在打倒罗长子的过程中,有一个人表现的特别积极,成为毛主席此次 政治斗争的头号打手,这就是花帅。

说起花帅和罗长子的冤仇,主要还是建国后产生的。前面说过,罗 长子还是一个普通学生兵的时候,其实还算花帅的下属,如果不是 罗长子中途逃跑,他就会参加广州起义,进一步成为花帅的嫡系人 马。后来,他们二人一个做秘密警察、一个也分管部分国统区情报 工作,业务上还有些合作,尤其在北京军调期间,他们还一起在黑暗角落对国民党发起进攻。总体看,解放前二人即使不是好同志, 至少也没有矛盾。

但解放后问题出现了。全国统一后,韩信出任中南局书记,带着自 己的四野骄兵悍将们统治着两湖、两广等广大南方地区。但当时社 团尽量安排本土干部回老家负责管理,于是花帅就带着张云逸等一 班两广干部回到了老家,出任华南局第一书记,广州市长,管理起 了广东。虽然当时花帅还是在中南局书记韩信的领导下工作,但他 的资历、级别、被领袖的信任程度其实不差韩信太多。因此在韩信 管理的体系内,花帅成了独立山头。

这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矛盾。其一,利益矛盾。花帅在广东肯定使用 广东本土干部,这些人有的是跟着解放军从北边回家的,有的是一 直在广东坚持革命的,有的干脆就是国民政府的人换了衣服为党组织 服务。而韩信则希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北方老战友们能在广东占据 重要岗位。工作岗位就那么多,“南下干部 ”和“本土干部 ”的卡 位战和政治斗争就开始了,大家各自站在自己老大的背后开始了斗 法。

更激烈的是路线矛盾。党组织能打败反动派,最大的贡献就是“土改 ”。事实证明,“均田地 ”、“反王来了不纳粮 ”等传统农民起 义口号对中国最广大的农民仍然最有效。杀有钱人、抢他的钱、分 他的地、睡他的女人,是激发人们革命最有力的承诺,也是逼着老实巴交农民义无反顾造反最好的投名状。问题是,这种方法太过血 腥、残酷,而且此时国家已经统一,似乎不必继续如此激烈。这也 是广东“本土干部 ”的基本想法,毕竟都是本地人,不希望自己温 馨的家乡被撕裂重组。但“南下干部 ”可不管那套,党中央的政策 肯定要执行。

利益矛盾可以缓和,路线矛盾不可调和!于是双方的斗法日渐激烈。 这时的罗长子作为根红苗正的“双一干部 ”坚定的站在了韩信一边。 他作为公安部的最高领导,以垂直管理的条件拿下了华南局的社会 部部长、广东省公安厅厅长陈伯和其最得力的手下陈坤。给他们定 了个罪名“英国特务 ”,同时逮捕了广东公安厅下属的 300 多个本 土干部,这就是著名的“二陈冤案 ”。之后南下干部接管了花帅手 中的强力部门,给了花帅沉重一击,也挑起了双方斗争的高潮。

花帅也不是吃素的,立即反击,他暗中使绊子,把韩信长期的首席 接班人、双一系统的悍将,此时被安插在自己系统中任广州警备司 令的陈光给拿下了。斗到这份上,毛主席也不得不表示态度了,作为 纯正的共产主义者,他是坚持“土改 ”的,也不认可花帅等人的软 弱政策。于是,在陶铸、韩信等人的联合进攻下,花帅在广东倒台。 从此,回到北京,开始了“诸葛一生唯谨慎 ”的风流日子。

事情过去了十多年,花帅一直没忘记当年第一个朝自己放枪的罗长 子。偏偏 59 年后,成为总参谋长的罗长子还是这帮军队老帅的领导,以大将管老帅,大家心里都有想法;更过分的是罗长子仗着毛主席和 韩信的崇信、双刀将的纵容,在工作中霸道、直接。所有这些让花 帅一直找机会收拾他!

如果此时罗长子的老领导韩信,能够站出来保护下罗长子,可能他 的下场还不会那么惨。调出京城、安排个省长的位置也就差不多了。 麻烦的是,罗长子的骄横也惹恼了韩信。这样他也就没救了。

从井冈山刚回来,毛主席就做出了一个人员调整,他任命白袍小将杨 成武出任副总参谋长。这个安排让花帅嗅出了一丝异样,于是他在 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尝试着告了罗长子一状,但又不上纲上线,只说 罗长子作风霸道,难于共事。事实证明,这一状告到位了。

毛主席是政治斗争的大家,他要打倒谁一般不会直接自己出手硬上。 而是先向手下透漏自己的好恶、制造舆论氛围、利用群众孤立瓦解 对方;最后发动群众一起批判,这个人就彻底完了。于无声中超然 物外的消灭政治对手,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现在花帅告罗长子的状,眼看一个现成的打手出现了,毛主席顺水推 舟就告诉他, 自己要处理罗长子的问题。而且让花帅代表自己向吴 胖子、老邱、许大和尚、杨志等军队二线高层透风,告诉他们罗长 子有问题,让大家和他保持距离。这些人都是经历多年政治斗争的 老手,立刻明白要准备材料打击罗长子,要孤立他了。就这样,打

倒罗长子的舆论准备做好了。同时,一并也要解决掉那个掌握中枢、 却走刘少奇道路的杨尚昆!

看时间节点:

1965 年 11 月 30 日,韩信派叶群带着他的信和十一份材料坐专机赶 到杭州,单独向毛主席作了几个小时的汇报。

信的内容如下:有重要情况需要向你报告,好几个重要的负责同志 早就提议我向你报告。我因为怕有碍主席健康而未报告现联系才知 道杨尚昆的情况,觉得必须向你报告。为了使主席有时间先看材料 起见,现先派叶群送呈材料,并向主席作初步口头汇报。如主席找 我面谈,我可随时到来。 ”

材料主要证明的内容有:罗长子要夺取军权;罗一贯反对突出政治、 反对毛主席思想、存在单纯军事技术观点等等。

12 月 2 日,毛主席和浙江一把手讲话谈话:“罗的思想同我们有距离, 韩信同志带了几十年的兵,难道还不懂得什么是军事,什么是政治?军事训练几个月的兵就可以打仗,过去打的都是政治仗。要恢 复韩信突出政治的原则。罗把韩信同志实际当作敌人对待,罗当总 长以来,从未单独向我请示报告过工作,罗不尊重各元帅,他又犯了彭德怀的错误;罗在高、饶问题上实际上陷进去了,罗个人独断, 罗是野心家。凡是搞阴谋的人,他总是拉几个人在一起。 ”

1965 年 12 月 8 日到 16 日,在上海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 题——批判罗长子。会议的参加者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常委 和各大军区主要领导,刘少奇、韩信、周总理、双刀将等大佬都来 了。

这次会议的特点是 “背靠背 ”揭发批判,也就是在罗长子不在场的 情况下,大家分别揭发其问题和错误。这时候就是墙倒众人推了,刘少奇和双刀将本就没把罗长子当自家人,现在毛主席系统自己清 理,他们乐得看内斗;韩信和毛主席一条心, 自己又不满罗长子烧双 刀将的热灶,出手的更狠;高情商的周总理,很清楚自己这个时候该 顺势而为;至于其他二线大佬,在花帅的串联下,早就准备好材料 了。

这次会议,确定了处理罗长子问题的五条意见:“一、性质严重,手段恶劣。二、与彭、黄有别。三、从长期看,工作有一定的成绩。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五、领导有责。 ”“处理两步走, 调动职务,不搞面对面,冷处理。 ”

等罗长子 12 月 11 日到达上海时,揭发材料都组织的差不多了,他 立刻被软禁起来、隔离审查,其总参谋长的位置也被毛主席早已布置 的白袍小将代替,公安部的位置被谢富治接收。即使到这个阶段, 罗长子还是自信无比,对来通知自己的周总理说要去跟毛主席面谈,搞 得周总理都很感慨:“太天真,你太天真了。 ”

1966 年 3 月在北京,政 治局继续对罗长子进行“面对面 ”的批判, 这次就是当着罗长子的面揭发他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秘密和 垃圾话,这些内容只会有自己的心腹人知道;批判到这个阶段,罗 长子的心腹人也反水了,当这些内容被当面揭发出来时,罗长子彻 底崩溃了。

大家如何批判的,批判了些什么?我这里摘录一部分给各位了解。

先看谢富治的揭发:

“我完全拥护中央这次会议对罗长子的反党活动所作的彻底揭露和 严肃批判。对于罗顽固地坚持反党立场,拒绝党的教育,可耻地用 自杀的背叛行为来同党对抗,我们十分愤慨。……1958 年罗极力鼓 吹和推行无反革命、无盗窃、无流氓阿飞、无火灾、无车祸之类的 “十无运动”。……多少年来,毛主席主席三令五申,要我们在今后 镇反工作中,注意不要过多捉人。…… 。可是,罗在大搞“十无运 动 ”中,完全撇开了毛主席主席的少捕政策,大捕大捉,他只讲打击, 不讲改造,只讲斗争,不讲分化,甚至歪曲总路线的精神,随心所欲地鼓吹多捕人、乱捕人。一九五八年这一年,就捉了× ×人,是 大镇反以后捕人最多的一年,捕了一些可捕可不捕的人和不应该捕 的人,扩大了打击面,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要清理 社会,免不了强硬手段;强硬手段,免不了操之过狠。

“罗到军委工作以后,所以发展到猖狂地反对韩信同志,不是偶然 的。韩信同志是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密战友。罗竟然以韩 信同志为敌,以党为敌,这是他的资产阶级个人野心恶性发作的结 果。……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军委公安部改组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 部的时候,罗事前不请示毛主席、中央和军委,即擅自决定,将原 来由军委公安部指挥的警卫北京的两个师和一个团,改为公安直属 的人民公安中央纵队,归属公安部建制,并召开了公安部队干部的 动员会。……罗在公安部工作的时期,一贯搞“一言堂 ”,一长制, 不实行民主集中制。他在公安部的十年时间,党组向中央、毛主席 的请示和报告,向来是他一手包揽,很少让其他负责同志过问。……在军队保卫工作中,他也想建立独立系统。他曾经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有单独的保卫系统,那时候是早 了一些,今天条件比较成熟,应开始考虑这一问题。 ”这还不是明 明反对毛主席的党委领导的原则,想使垂直领导复辟吗?……每一 次大镇反运动,都是在毛主席、中央的亲自领导下,在各级党委直 接领导下进行的。这一条原则,我们党是十分鲜明的,毫不含糊的。…… ”——有能力的管理者,免不了是独裁者。

“罗在公安部工作的时期,不认真贯彻执行群众路线。他总是过高 地估计同隐蔽的特务间谍的斗争,忽视整个反动阶级的复辟活动。他常常把秘密的侦察工作强调到不适当的位置,搞神秘主义和关门 主义。……在一九五零年召开的几次全国性的业务会议上,罗把帝 国主义的特务间谍,说成是对敌斗争的主要对象。他把秘密的侦察 工作,当成为战胜敌人的主要手段。……他说:经过镇反运动,百 分之七十以上的反革命分子和他们的家属,已经消除了对人民政府 的对抗和不满。“ 同我们作斗争的敌人,主要的已不再是五个方面 较为暴露的反革命,而是隐蔽下来、伪装起来和被敌人不断派遣进 来的间谍和特务。 ”……在罗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在经常工作中, 在一个时期,在一些干部中,好象做侦察工作就高人一等,做群众 工作就没有出息。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干部之间,为了报 成绩,有时互相争功,闹不团结。甚至上下级之间,也互相保密, 互相封锁。在侦察工作中,又是单线活动多,在一个单位,往往一 个领导干部管的案子,别的领导干部也不知道,搞得神乎其 神。……罗身上的神秘主义残余,有内战时期保卫工作错误的影响, 解放之后,他又从苏联专家那里吸收了不少格伯乌的东西。苏联专 家的大国沙文主义,触犯了他个人的尊严,他是抵抗的。他对苏联 的神秘主义的东西,除了中央明确规定的党内不准搞侦察,不准搞 美人计等等以外,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到了影响,甚至原封不动地 接受过来。总的说来,他身上的这些神秘主义,是从洋教条那里来 的,也是剥削阶级的东西。 ”——到底“神秘主义 ”作用如何?仁 者见仁吧。

谢富治从公安角度分析罗长子的罪恶,杨成武白袍小将侧从军队方 面揭发:

“私自改变毛主席主席、党中央、军委关于东南沿海对敌斗争的方针 关于东南沿海对敌斗争……韩信同志说,“打第一枪、第一炮,一 个班、一个排的第一次动作,不是小问题,都是战略问题,只有最 高统帅才能下决心。因为这个问题同外交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同 各国的政治态度联系在一起,政治统帅军事。 ”……罗长子却对福 州军区副参谋长肖剑飞同志讲,今后海上作战,军区可以根据情况, “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 ”,“为了不失战机,可以边打边报告。 ”——很难评价谁对。

“毛主席主席早在一九六零年就明确指示,要从主力军中抽出若干个 师给沿海各省,作为地方武装的骨干。毛主席这个指示是一个重大 的战略决策,是恢复我军传统体制,即主力军、地方军、民兵游击 队相结合的体制的大问题,是贯彻人民战争的大问题,也是使主力 军能更好机动的大问题。罗长子对这一指示,既不传达,也不布置 执行,竟然拖了近五年之久,总参有关副总长和业务部门谁也不知 道。 ”——这还真是胆大妄为啊。

“如一九××年拟制的× ×协同作战计划(原材料中如此——小龙人注),和一九六五年九月、十月在中印边境的两次军事 自卫行动,罗长子均未向军委常委请示报告。罗长子极力辩解说, 军委常委的同志,外出的外出,开不成会。但这种辩解是无用的。

处理这几件事时,恰好军委常委的多数同志都在北京。……那时罗 长子既然有时间去跳舞、钓鱼、看戏、看电影,接见文工团等等, 难道军委常委同志报告一声就没有时间? ”——开战这么大的事, 有时间去找文工团员,都没时间和军委同志们沟通,其嚣张跋扈可 见一斑。

“例如××年×月,军委常委开了会,讨论了中印边境斗争和军工生产两个问题,常委同志要作战部向罗长子报告一下常委的意见,请他考虑决定。罗长子听了以后就大发雷霆,当着很多人的面,连着说:“不要迷失战略方向 ”,“请问什么地方影响了军工生产? ” 显然这是公开地对抗军委常委。 ”

“ × ×年×月× 日,罗长子在国防工业会议上说:“军代表制度是 不相信党、不相信群众的表现,是违反毛主席思想的。 ”聂荣臻同志 知道这件事后,曾于七月七日当面告诉他,“一个制度的改变应当 慎重考虑 ”。七月、八月韩信同志也曾两次指示,他完全同意聂荣 臻同志的意见,军代表制度在未弄清情况以前暂时不动。然而×× 年×月× 日,罗长子在全国科技交流与保密工作会议筹备会上,却 气势汹汹地说:“有人说取消军代表制度是彭、黄思想,我就要冒 这个风险。 ”

“ × ×年×月,罗长子在国防工业会议上攻击国防科委说:“我对 国防科学技术工作想起了一副对联,‘从资料到资料,从设计到设计 ’,横额是‘一事无成 ’”。并且说,这横额是他儿子替他想的。 实际上这也是对聂荣臻同志的恶毒攻击。 ”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罗长子在讨论他在人代会上的发言稿时,当 着很多人说:“叶剑英的工作,主席不大满意,当然,有些也是满 意的”。“刘伯承是老犯教条主义错误的人 ”。“徐向前办过一件 好事,即在草地时反对过张国焘要红军打红军的主张。 ”言外之意 是徐向前同志除了这件事以外,再没有办过好事了。 ”

“一九六五年四月,韩信同志对干部工作作了明确指示,说今后军 队团级以上干部和总部各部部长的任免,要先请示报告军委常委各 同志,然后再上报党中央审批。根据韩信同志的指示,向罗长子和 军委办公会议以及总参、总政作了传达。但罗长子对韩信同志的指 示置若罔闻。一九六五年五月,全军中将以上干部的定级,罗长子 未请示报告韩信同志和军委常委,即擅自决定用军委的名义上报中 央书记处,等到中央书记处批了以后,才送给韩信同志传阅。事后, 罗长子还说,干部定级的报告,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不是政治性问 题,不是原则问题,用不着一个一个请示。 ”

“罗长子经常以照顾韩信同志和军委常委各位同志身体为借口,不 准别人去请示工作和汇报情况,若谁去请示工作或汇报情况,他就 训斥、打击。例如一九六五年九月,韩信同志由× ×去××之前在 北京住了三天,罗长子主动向× × ×同志打招呼说:“林总今天已到北京,身体不好,叶群同志在电话上和我说,林总什么人也不 见。 ”并说:“我不去看林总了,你们也不要去。 ””

“一九六五年四月十三日半夜,即我国第二颗原子弹爆炸的前夜, 杨成武同志看到最后决定原子弹爆炸时间的文件之后,将这份文件 亲手签封,交作战部的参谋送到罗长子的宿舍。罗长子看过后,很 不高兴地对作战部的参谋说:“不是讲过了吗?军委传阅文件我负 责,总参范围传阅的文件由他(指杨成武同志)负责。他管总参内 部文件就行了,又搞无效劳动。 ”足见罗长子垄断和封锁到了何等 程度!这里还要说明的是,罗长子在原子弹爆炸的问题上捞了不少 资本,但实际上他对原子弹爆炸的事是很不负责的。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时,他在济南看大比武。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时,总理等领导同 志昼夜值班,他却照样睡他的大觉。 ”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罗长子去韩信同志处,总理托他向韩信同志转达几个重要问题,他根本没有转达。韩信同志问他现在毛主席主席在什么地方?罗长子说:“我不知道,只知道主席坐火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了 ”。实际上他是刚刚送毛主席到杭州去的。 ”

“罗长子一九五六年曾到韩信同志处说,毛主席主席不信任他,会整 他,因横渡长江和派警卫车等问题,毛主席主席批评了他。因此他想 到上海当市长,早点离开毛主席主席。韩信同志当即严厉批评了他。 以后因为上天安门毛主席主席未要他陪同,到杭州开会毛主席主席未让 他一道坐飞机去,罗长子又说主席不信任他,要整他。可见他对主席的怀疑不满是由来已久的。他和韩信同志谈这些事,也是无组织 无纪律的行为。 ”

“一九六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在军委办公会议第九次扩大会议上, 罗长子谈到《解放军报》办得不错时,别有用心地说:“毛主席主席 不喜欢看《人民日报》,蒋介石也从来不看《中央日报》!显然, 他把主席和蒋介石相提并论,是对主席的恶毒诽谤。 ”

“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后,主席、党中央曾规定:罗长子、萧华、杨成武三同志不能同时外出,至少要留一个人在北京。但是一九六 五年萧华同志和杨成武同志都病了,在外地休养,只有罗长子一个 人在北京,而且在中印边境局势非常紧张的时候,罗长子却跑了出 去,先到广东,以后又到广西、云南,按照他的原定计划,还要在 昆明住一个月,以后再到四川去。他对总理和韩信同志却只说到广 东,如有可能再到广西去一下,根本没有提过到云南和四川去的事。 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行为,不执行毛主席主席、党中央 的规定,也欺骗了周总理总理和韩信同志。 ”

“罗长子曾多次造谣、污蔑韩信同志,挑拨韩信同志同其他领导同 志的关系。例如他先后向杨成武等同志说,罗荣桓同志病危的时候, 想见一下韩信同志,但韩信同志托病不见,等到罗荣桓同志逝世后, 韩信同志又去向死人鞠躬,去送葬,这是补过,也是做给别人看的。 这是彻头彻尾的造谣和挑拨。 ”

“一九六四年国庆节后,罗长子到韩信同志处,在谈到干部问题时, 公开要韩信同志交位“让贤”。他借题发挥,声色俱厉地说:“病 号嘛!就是养病,还管什么事!病号!让贤!不要干扰。 ”他走出 屋子后,还在走廊里说“不要挡路! ””

“刘亚楼同志说,一九六五年一月十七、八日,即人代会后,罗长 子到上海对刘亚楼同志说:“没有想到这个人(指韩信同志),又 东山再起了! ”可见韩信同志任第一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是很不 高兴的,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这时,罗长子知道再继续逼韩 信同志“让贤 ”不行了,就马上改变手法,故意向刘亚楼同志说:“我这次认定了,跟定了,今后弹打不飞,棒打不走,我罗长子死 了烧成骨灰,都忠实于林总。 ”并托刘亚楼同志把这些话报告了韩 信同志。二月二十二日,罗长子又到上海,先和刘亚楼同志谈了半 天,第二天上午去见韩信同志,表示今后他更相信韩信同志的领导, 更拥护韩信同志的领导和“跟定了 ”韩信同志。韩信同志表示:“应该是跟毛主席、党中央,我一贯拥护毛主席、党中央,对自己 有信心。我万一犯了错误,你可以走开,不但是你,就连我的妻子 儿女也一样要他们走开,因为多一个革命的总比少一个革命的好。 如果我们没有工作关系,一百年不来也没有关系。你是总参谋长, 我既然担任国防部长,一点情况也不了解怎么办?耽误了工作我要 负责的。 ”并要他改正以前的一些想法,好好工作。韩信同志还批 评罗长子,不应该和刘亚楼同志去谈那些不应该谈的话。罗长子通 过刘亚楼和自己亲自向韩信同志讲的这些话,完全是为了骗取韩信 同志的信任,以便为通过刘亚楼同志劝韩信同志让权创造条件。这完全是权术,罗长子二月二十三日上午讲了更加相信更加拥护韩信 同志的话,下午坐飞机一到广州,就又对韩信同志大造谣言了。如 在韩信同志和罗荣桓同志的关系等问题上对韩信同志进行的造谣污 蔑,都是罗长子到广州后说的。 ”

“一九六五年二月十四、五日,罗长子要刘亚楼同志向叶群同志讲 了四条意见,希望劝韩信同志接受。这四条是:(1)一个人早晚要 出政治舞台,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出也要出,林总将来也要 出政治舞台的;(2)要好好保护林总身体,这一点就靠你们了;(3)今后林总再不要多管军队的事情了,由他们去管好了,军队什 么都有了,主要是落实问题,不要再去管了;(4)一切交给罗去管, 对他多尊重,要放手让他去管。刘亚楼同志并对叶群同志讲,“罗 总长说只要你办好了这件事,罗总长是决不会亏待你的。 ”叶群同 志当即对刘亚楼同志说:“这样大的问题,你和我讲是不合适的。你要说,请你直接和韩信同志说好了。 ”叶群同志回家后,立即把 刘亚楼同志说的四条意见,报告了韩信同志。二月十九日,刘亚楼 同志到韩信同志处,亲自向韩信同志又说了上述第四条意见的大意。 要韩信同志多尊重罗,更相信罗,军队的事情放手要罗去管。韩信 同志严肃地批评了刘亚楼同志,并向刘亚楼同志说明了一九六一年 以来罗长子的思想情况和恶劣倾向,以及几年来对罗进行批评的经 过。刘亚楼同志表示他过去受了罗长子的骗,上了罗长子的当,并 说“罗是没有改造的地主阶级,我是贫农的儿子,我太单纯了。 ” 这次谈话长达三个小时左右。临走时,刘亚楼同志又向韩信同志建 议说,对罗暂时还要忍耐一下,但必须提高警惕。过了几天,刘亚 楼同志又把叶群同志找了去,边哭边说:“我上了罗长子的当,被他玩圆了。前几天我讲的那些意见统统收回,我错了。 ”叶群同志 回家后,又把刘亚楼同志的这些意见报告了韩信同志。一九六五年 四月十九日,刘亚楼同志已几天不吃饭了,脾气特别大。我劝他好 好休养,刘亚楼同志脾气很大地说:“姓罗的是什么东西!什么家 伙!我上了他的当,我什么都给林总讲了。我再不上他的当了。 ” 杨成武同志当时还劝刘亚楼同志说,你不要急躁,希望你好好养病, 把病养好。刘亚楼同志的气特别大。

揭发的内容都是共产党内人与人关系、工作细节的故事,看看很有 必要。

回到我们的故事,作为多年的安全负责人,罗长子从来都是批判、 审问别人,挖掘别人的隐私。现在发现自己成为了被揭发目标,罗 长子承受不了了,他害怕了。面对这巨大的挫折,罗长子选择的应 对方式竟然是共产党人最不齿的方式——自杀。

建国时的共产党成员都是钢铁铸成的战士。经历过几十年残酷斗争 的洪兴高层人员,不管身体还是精神,都被锤炼过无数次,他们普 遍强硬、顽固、坚韧。在他们头脑里,不管对敌斗争还是党内路线 斗争,被打死是毫不畏惧的,但自杀是不能接受的!那是软蛋的表 现!

因此,当罗长子跳楼自杀未果、摔断一条腿的消息传到众多高层领 导耳中的时候,就不用对他继续批判了,这样软弱的人就已经被集 体抛弃了。

毛主席说:“没出息!阎王老子是有原则性的,没叫罗长子去,罗长 子自己要去也不收。 ”

刘少奇嘲笑说:“ 自杀要有点技术。应该是头重脚轻,他却是脚 先落地,脚坏了点,头部没有伤。 ”

邓小平更是揶揄说:“应该像女跳水运动员那样,跳了一根冰棍 ”。

最著名的还是老花帅给的评价——“将军一跳身名裂”。

最后,中央工作小组给出了罗长子问题的定性,指出:“罗长子的 错误,是用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反对无产阶级军事路线的错误,是反 对党组织中央、反对毛主席、反对韩信的错误,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 心家篡军反党的错误。 ”——又是一个“莫须有 ”。

但这时候只是撤职,配着其残废的机会,被控制起来,没有被完全 打倒。很快,文哥兴起,被激发起来的暴民们可就不管组织原则了,

你祸害毛主席主席和韩信副主席,我们就祸害你!罗长子和尚昆、陆 定一、彭真被开始了漫长的被批判历程,也彻底离开了政坛。

顺便,我们也提一下“彭罗陆杨”中的“杨 ”。大家回头看,65 年 韩信安排叶主任和毛主席送罗长子材料时,还专门提到了这个杨昆同 学。因为,对于毛主席和韩信而言,这个杨昆可能是一个比罗长子更 重要的关键岗位人物,是必须谨慎的除掉的。

中央办公厅,那是共产党的中枢!作为党组织记忆储存的大脑,那里 有党组织历史上所有的档案和电报,任何滥用都可能造成党组织的混乱; 而其中的一些文件更是党组织内很多人的投名状,拿出来就可以废人! 作为党组织的神经,办公厅负责着和各省、各部的联系,这块出了问 题,再聪明、强壮的共产党也是一具僵尸、一个残废!作为党组织的 血脑屏障,这里也是中央警卫局的领导,保护中央各位领导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逮捕各位领导;现在要打掉警卫局的一条线的领导— —罗长子,就必须也同时控制另一条线的领导杨昆!

对掌管这个部门数年的杨昆,必须打击,也必须谨慎处理。毛主席和 韩信决定一步步来,先找公认的杨昆错误,最合适的就是“列车盗 听事件 ”。

1961 年,毛主席发现自己被窃听后大发雷霆,但当时的他也掀不起什 么波澜。看着这个周总理和刘少奇都签字的决定,他也只能息事宁人、简单处理。刘少奇当面道歉;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叶子龙、 副主任康一民吴振英几只小鱼小虾给予警告处分,并调离处理;直 接负责人杨昆只写了个检讨书。

现在旧事重提,便安排让汪东兴接替杨昆出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协 助东兴哥接管这重要部门的人物就是周总理的嫡系保镖杨德中。面对 周总理、毛主席的联合抄底,杨昆没啥意见的就服了;由刘少奇安排, 杨昆来到广东做点没人关注的工作。

1965 年 11 月 10 日,杨昆正式调离中央办公厅去广东工作,当天还 去拜见了老领导毛主席。对这位不计自己留苏派身份,将党组织大脑部 门教给自己掌管十数年的毛主席,杨昆还是颇有些歉意的。万没想到, 毛主席却很自然,非常客气地跟杨昆谈了一阵,还幽默地开玩笑说: “广东那么热,你跑到那里去干什么? ”

和罗长子一样,安静的生活也就几个月。文哥一开始,老百姓就不 管那套了,既然允许大民主,我们就要实现我们的愿望——保卫刘 邦,往死里整毛主席的对头;我们可不投鼠忌器,搞你杨昆!

世事变化、河东河西,1976 年后,政治格局又变了。

1977 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花帅重新启用自己的老对手罗长子, 让他担任中央军委常委和秘书长,回到了老位置帮助花帅整顿部队。

1978 年,杨昆也得以复出,暂时在广东工作,随时准备入驻中央, 顶替掉元老们忌讳的那个男人。

1978 年,元老派们推出“真理标准讨论 ”,强迫党组织内人马表明自 己立场,以击倒华国锋、汪东兴领衔的“文革新贵派”。罗长子又 一马当心,利用自己在军中的喉舌不断转发“时间是检验真理唯一 标准 ”的文章,给了这次决战很大的助力。1980 年,杨昆回到北京, 接替政治上被打败的东兴哥,重新掌控中央办公厅;保证了党组织中 枢的稳定。

1978 年,罗长子到西德去治疗自己的腿,期间不幸逝世。1988 年, 杨昆当上了韩信追求了一辈子没当上的,瓷器国主席!

人——只要有本事、有资源,就别怕寂寞和打击,坚持活下来,天 都会变!

接下来,我们就了解“彭罗陆杨”中另外两位的文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