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漩涡
吴晗写《海瑞罢官》,无论其初衷是拍毛主席马屁,还是如真 左派人士所言,就是代表刘少奇向毛主席挑衅,其结果都是触到了 毛主席的软肋。
我们根据时间结点看事情背景。
为了让国家更快速发展,尽早进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更是 直接应对赫鲁晓夫秘密报告造成的共产党思想混乱局面,证明不是 赫鲁晓夫、也不是斯大林, 自己才是共产党的终极真理。从 1956 开 始,毛主席逐步把经济大权收归手中,并开始了其浪漫主义的经济发 展模式。这个模式分析起来能写篇论文,但简单说就是四个字—— “劫农济工”:先利用人民公社榨取农村所有余粮、再把农产品低 价拿到国际市场交换工业原料和机器、最后用这些机器让大量工业 项目快速上马完成工业化。
这个路子苏联人走过,毛主席只是更浪漫、更唯美的走了一次 而已。但他太着急了,而且时机和国际局面与苏联当年也不同。于
是饿死了人,于是国民经济崩溃,于是连死忠彭大将军都反对了。 毛主席跌了大跟头。
到了 1960 年,局面真的没法收拾了,北戴河会议上毛主席只得 做出决定退居二线。彻底将党交给了刘少奇,政交给了邓小平、大 鸾,自己只是退隐山林遥控军队、稳定政权。
接下来,瓷器国在刘少奇、周总理、邓小平、陈会计的带领下 开始了整顿。农村分了地、粮食高征购被控制、大批工业项目下马, 也就逐渐不饿死人了。城市控制工人、干部等吃商品粮群体的进一 步扩大,提升消费品的市场投放量和价格以收拢货币,全国经济也 基本度过危机。到 1964 年,全国逐步回归正常运转。
也就是说,在毛主席刚被压制的退居二线,刘少奇走上一线、 带领人马改变毛主席政策的当口——1961、62 年,《海瑞罢官》上了 舞台。而且,“一不小心 ”的和“饿死人才分地 ”和“好人被罢免” 这两个事情挂了边。
我们看剧情:大明朝宰相徐阶之子横行乡里,侵占老百姓的 田产;清官海瑞发现后严肃处理,并将田退给百姓;为此和皇帝发 生纠纷,被罢了官。在“讲政治 ”的年代,这样一部高官写的,且 被刘少奇一直牢牢掌控的宣传系统极力推广的剧目,谁能说没有
政治隐喻呢?结合前面“三家村 ”的那些杂文,我们外人也能感觉 到不寻常的气氛。
毛主席是近百年来中国最厉害的政治玩家,更是敏感。1962 年《海瑞罢官》被刘少奇作为重点宣传,让他颇为不满。江青 甚至找到当时的中宣部和文化部领导,要求禁演该剧,只是这些部 门都处在刘少奇的辖下。此时正是刘少奇当红,谁还在乎她这 个过气老大的夫人呢?
毛主席暂时忍了!他还需要刘少奇在前台帮自己干活;更重 要的是,他信任此时的刘少奇和邓小平组合。毕竟相对于周总理,这 二位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也算是自己的铁杆心腹。没必要为这 些臭老九的见风使舵和刘少奇闹得不开心,毛主席甚至还夸奖吴晗 的作品写的不错。但这一切在 1964 年改变了……
首先是到 1964 年,国家已经走出了经济危机,开始恢复元气, 局面不是那么危机了。
其次是刘少奇恢复国家经济的手段太“修正”了,越来越背离原 始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在“错误 ”的道路上走的太远了。对于信奉 共产主义原教旨理想的毛主席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
这里要稍稍介绍下修正主义。过去一直说苏修苏修,修正的 共产主义最早就是来自于苏联,更准确的说就是赫鲁晓夫开始的。
这是个很大的话题,简单来说,所谓修正主义就是在三个问题上和 马克思主义原始理论有出入:第一,《共产党宣言》明确表示,洪 兴社人要靠暴力推翻现存社会制度。而赫鲁晓夫的观点则是资本主 义和共产主义要和平竞赛,看谁经济发展的好;而且他认为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选举和平取得政权,进一步过 渡到共产主义。这就把暴力革命修正成了和平竞争。为此,毛主席在 1957 年参加莫斯科纪念十月革命 40 周年大会上,还和赫鲁晓夫起 了争执,也就是在这次争执中,他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语录:“如果 爆发原子战要死多少人?最好世界人口剩下一半,次好剩下三分之 一。全世界 27 亿人,还剩下 9 亿人。有 9 亿人也好办,换来个帝国 主义灭亡,换来个永久和平。所以说打原子战不是坏事。 ”
第二,原始马克思主义支持的政权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 ”。 而赫鲁晓夫却说:“在苏联,工人阶级的共产党已经变成全体苏联 人民的党,成为全民政治组织 ”。共产党如果是全体人民的党组织, 那无产阶级党组织的纯洁性哪里去了?如果代表了全体人民,各阶级 都一样,那岂不是可以不要阶级斗争了么?原始的马克思理论是认 为阶级斗争永远不会熄灭的!
最后,原始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无产阶级领导政权。可苏联 的统治者却是官僚、是精英;而且领导干部和普通无产者在生活水平、政治权力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成为了新的压迫者。这也从根本 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原始的理想。
正因为此,原教旨主义的共产党团人,比如霍查、比如波尔 布特、比如毛主席都极为反感苏修,都要带领自己的人民走一条真正 的共产主义道路。现在刘少奇的执政思路和赫鲁晓夫一个模式, 毛主席当然不满。

(“我要的是公平、公平、还是他娘的公平! ”)
如果“ 中国的赫鲁晓夫 ”接班成功,会不会也让瓷器国“变 修 ”?甚至,会不会毛主席也成为“不得好死 ”、“死后不得好名 ” 的斯大林?毛主席越来越在乎这个结果了。偏偏,也就是这个赫鲁晓 夫、也是在这个 1964 年,竟然在政治局会议上被选举下课了!这更让毛主席对原计划即将开始的“九大 ”紧张起来。自己会不会也被选 下去?!
这事的可能性太大了!
1964 年 12 月 15 号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刘少奇 和毛主席竟然当众发生了冲突。这部分内容我们在陈夫子列传中会详 细介绍。总之,那场会议中,毛主席和刘少奇闹掰了;而让毛主席吃 惊的是,会议现场所有的高官都表示了沉默,这种沉默就说明了他 们的倾向!
对于毛主席来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儿子、兄弟、 老婆死了?无所谓!战争死人、饥荒死人、甚至核战争死一半的人, 无所谓!和国民党、苏联人、美国人暂时妥协?无所谓!但失去权 力、被架空;让自己的理想被否定和破坏,这很有所谓!这不可接 受!这必须反击!
于是,一套逻辑链在毛主席脑袋中形成:要废掉强悍的太子(在高层中支持的人很多),必须发动草莽群众,要发动草莽群众, 必须掌握宣传口;要废掉强悍的太子(手下铁杆很多),必须先打 掉其铁杆手下们,这些手下最主要的聚集地就是文化、宣传口。这 样看,从文化、宣传口找问题突破,爆破掉刘少奇的大本营,并控制这个部门,是毛主席废掉太子的核心步骤!回头看,1962 年的 《海瑞罢官》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所以,我们可以想到。除了《海瑞罢官》本身触及毛主席的伤 疤,吴晗还倒霉在他的两个身份。其一,他是北京市政府的人,刘 邦曾说“北京是独立王国”。其二,他是文艺战线上的人,建国后 一直抓文教工作的正是刘少奇。吴晗的错误就是刘少奇团队的 错误!这个错误上升到“路线高度 ”,事情就好办了。
于是一篇证明《海瑞罢官》有路线问题的批判性文章,就成 了打击刘少奇集团的最有利武器。但谁来写呢?毛主席本人就是一 支能生花的笔杆子,手下还有胡乔木、叶子龙、老夫子、田家英等 一干文坛猛将。但这些人都不合适,他要用新人。好的管理者都清 楚,只有新人,才能更有欲望和激情的做业务!
1965 年 2 月,江青出马,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再一次找到了上 海的柯大侠。这次,柯大侠很自信的推荐了一个中年人给江青使 用。这个中年人未来将掌控党政军,甚至做过备选接班人,为毛主席 的梦想拼尽全力,挑动江湖数年风雨!他就是时任上海市宣传部长 的张春桥。

(此人有能力,也有胆量和骨气。算是江青手下难得的人才。)
张春桥虽然笔锋很硬,但自知批判性文章也没把握,于是他 推荐了当时上海《解放日报》的编辑姚文元出马。从后来的事实看, 这次推荐非常成功。姚文元的文章一针见血、犀利霸道,确实是一 柄绝对锋利的尖刀。

(文元自己有一支妙笔,并主持宣传工作多年,为毛主席的事 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使用春桥组织、文元主笔来做这篇重要的文章,除了用他们 的冲劲,还有两个权谋上的考量:其一,毛主席需要发表文章的平台, 北京的报纸和中央的报纸都被刘少奇系控制了,这种隐蔽攻击不 合适。其二,毛主席需要超脱的地位,上海盘的人写文章、上海报纸 发的文章,必然和北京那边打擂台,甚至引发全社会论战。这样,毛主席超脱的立场更有利于他以裁决者的面目给对手致命一击。
经过几个月的推敲打磨,姚文元按照北京那边最高领导的意 思,最终写出了影响中国政治历史的大作——《评新编历史剧海瑞 罢官》。并于 1965 年 11 月 19 日在上海《文汇报》刊出。
这文章写的咋样?我摘两段给大家看看:
“歌颂他是“公正为官 ”、“ 明断公案 ”、“ 口碑颂满 ”、 “美政多端 ”…… 。虽然封建社会“上下都是官世界”“有理无钱 莫进来 ”,但呼冤的农民一致相信“海青天 ”这个官是一个例外, 海青天一定能替我们作主!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是为了使观众强 烈感到只有海瑞才能解救农民的痛苦、它说明了《海瑞罢官》并不 是如作者所说的是写什么“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 ”,而是千方 百计地为我们今天的观众塑造一个决定农民命运的英雄。……农民
只能消极地向大老爷喊冤,恳求“大老爷与我等作主 ”,把自己的 命运托给“海青天 ”。 ”
“海瑞是 1569 年夏到 1570 年春这段时间内,任应天巡抚的。 当时,江南农村中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从正德到嘉靖、 隆庆年间,随着地主阶级用各种方法疯狂地掠夺农民土地,土地集 中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受的剥削越来越重。《日知录》载:“吴中 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 ”……农民大批破产逃亡,许多土地荒芜,“无田者为人佣工 ”(《华亭县志》)。……同时, 由于官僚地主隐匿了大批不交税的土地,独占剥削果实,封建皇朝 的财政十分困难,“帑藏匮竭 ”,一部分在朝的官吏不断地要求查 田,要求限制“皇庄 ”和其他庄田,限制继续兼并中小地主的“ 民 田 ”。这就引起了朝野各派地主集团之间矛盾的尖锐化。而当时官 僚地主兼并土地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海瑞在“退田”中所反对的 所谓“投献”。……既严重损害了中小地主和富农的利益,又严重 影响了皇朝的财政收入。……弄清楚这些历史事实以后,《海瑞罢 官》怎样歪曲了阶级关系,就清清楚楚了。 ”
“海瑞要乡官退田,是要地主向农民退还土地吗?不是。……海瑞要徐阶退田是为了“徐家佃户 ”翻身吗?根本扯不上。……海瑞搞“退田 ”是“为民作主 ”吗?……海瑞为了“穷农 民 ”而反对过“高放债 ”吗?……海瑞从来没有想从根本上解决农 民同地主之间的矛盾。他只是想缓和这个矛盾。……海瑞也不是像
戏里写得那样“ 民主”。相反,他认为“江南民风刁伪 ”,“百端架诬,盖不啻十状而九 ”。 ”
“大家知道,1961 年,正是我国因为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而遇 到暂时的经济困难的时候,在帝国主义、各国反动派和现代修正主 义一再发动反华高潮的情况下,牛鬼蛇神们刮过一阵“单干风 ”、 “翻案风 ”。他们鼓吹什么“单干 ”的“优越性 ”,要求恢复个体 经济,要求“退田 ”,就是要拆掉人民公社的台,恢复地主富农的 罪恶统治。 ”
“ 自从人类社会有阶级和国家以来,世界上就没有出现过“大老爷为民作主 ”的事情。在中国,不但地主阶级改良派,就是 资产阶级民主派也从来没有给农民带来什么“好日子 ”。 ”
简单总结文元的文章,就是用大量历史原始材料、逻辑清晰 地证明:“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幸福,只能靠自己! ”而吴晗的文章让草莽去信清官的慈悲,这是有目的 的政治行为!更猛的是——文元的文章直接把矛头对上了 1961 年开 始的当政者们!

(国际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也包括现代的文青们。)
经历过多次党组织内运动的共产党人都知道,在党组织内部什么 错误都好说,唯独政治错误不能犯,被定性为政治错误的人将永世 不得翻身!吴晗一不小心就跌入极高层的政治斗争漩涡,而身后就 是政治错误的万丈悬崖!他的未来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