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群英传——蒯大富列传 第四节

小龙人作品

第四节 迫害

非专业的辩论和打群架其实差不多,就是个气势问题,谁掌握了气场谁就赢了。从这个角度说,王光美领导的工作组发起这场辩论是失误的,他们对于自己掌控的行政资源太有信心了,这场辩论他们根本不可能赢!因为气场就在蒯大富一边。

就像现在的网络,发言激进的永远是焦点,老成持重的相对不受欢迎。挑战权威、鄙视规则势必得到占大多数的基层人员的喜欢,虽然清华的学生们是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更是没权力的穷学生、充满躁动荷尔蒙的的青年。勇敢对抗代表行政权力的工作组,蒯大富当然会得到大多数同学的支持,辩论赛的气场也一定在他这边了。

而且,从内容上,工作组也不占便宜。人家蒯大富指出工作组的作风有问题,这是事实啊。我前面说过,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比如脱离群众。就这个问题辩论,思想的制高点已经被蒯大富占领了。毕竟,即使这场辩论上,王光美都没出现嘛!更根本的优势是,刘邦的“造反有理”一直是不可置疑的权威啊。

面对劣势,工作组方面能做的只是扣帽子——“蒯大富要夺工作组的权,这是反革命行为”。这欲加之罪搬出来,在学生们面前反而起了不好的作用。人家蒯大富没说要夺权,只是质疑你们的工作作风,大家不傻。

于是这场辩论成了蒯大富的个人表演。工作组找来的学生很快败下阵来,副组长周赤萍、乃至组长叶林上台也改变不了局面。这些领导们能做的只是发飙,“我们代表党、代表刘邦主席”“我们是新市委派来的、我们代表新市委”。

这话有用么?学生们一句话就给顶回去了,“你们凭什么代表刘邦思想?”而且这种摆资格、拿领导权威吓唬人的方式更加被学生们反感。

至此,辩论就不用继续下去了。工作组完全失败,再谈下去只能继续丢人。辩论的主持人贺鹏飞(双刀将的儿子)做了和事老,终止了辩论。可事情没有终结。

至此,小美知道文斗不行了,必须使用武斗来对付蒯大富们,于是她也找到了刘邦主席的语录——“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再加上太子刘盈副主席刚批示的“可以对学生带帽批头”,那就动手吧。

什么是阶级斗争?就是一个阶级从精神到肉体消灭另一个阶级。谁能消灭谁呢?按照原始的共产主义理念,就是枪杆子多、拳头硬的消灭弱小的!曾经北大小小的陆平都能利用行政资源组建自己的革命队伍对抗聂元梓,现在堂堂的王光美出手,当然能组建更强的革命队伍对付小小的蒯大富了。

辩论刚过去两天,清华大学一场声势浩大的支持工作组的游行就爆发了。同学们高呼着口号——“无限信赖工作组!”“反对工作组就是反党!”“坚决打退反革命分子蒯大富的猖狂进攻!”对蒯大富等人开始了抨击。群众们一夜之间又变了信仰。

紧接着,蒯大富被控制了人身自由、开除了团籍,整个清华大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蒯斗争”。各种大会被不断的组织起来批判蒯大富,而且凡是支持蒯大富的同学都被打成了“蒯派”,遭到批斗。当时,整个清华被打成“蒯派”的有700多人!甚至有人因为不公的批斗而自杀。

一时间,恐惧、纠结弥漫在校园中,但凡群众运动都会出现的公报私仇、墙倒众人推、发泄人类原始暴力欲望的特征也都开始出现。眼看着,“反右”“四清”似乎又一次来到;“清华经验”和“桃园经验”一样,成为向全党、全社会宣传的优秀经验也快成功了。

可这次的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王光美没那么容易成功!对比以往的运动,这次的运动有两个巨大的不同点。其一,这次群众们有稳定的大靠山——刘邦,他不断的使用宣传机器为大家加油助威,有佛祖的支持,罗汉们还会怕菩萨么?其二,有一大群特殊的孩子参与在了这次反抗行政权力的队伍中。他们有胆量,不怕任何批斗和迫害,因为他们的前程没人毁的掉;他们有资源,能够得到最高层的信息,可以稳定群众不安的心理;他们也确实有本事,善于斗争、善于串联、善于组织。蒯大富其实也只是他们的打手,他们是当今社会各行业的真正领导和中坚力量。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称号——红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