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群英传——吴晗列传 第六节

小龙人作品

第六节 决战

很多人有个观点:毛主席是皇帝、是一把手,他说什么就是什 么。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共产党是个组织非常严密、纪律性极强的政党,如果真的那样人治、独裁,是没可能夺取天下的,至少文 哥高潮前不是如此。

一直以来,党组织内部只有一个机构才有决定一切的权力,这 就是——共产党中央政治局。这里额外说一句,分析某个高官的权 力,光看行政级别是不准确的,最关键是看此人在中央的位置。其 排序如下: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 委员、中央候补委员。要是能混到这个圈子里,那就绝对牛逼了。

围绕吴晗的《海瑞罢官》大家斗了这么久,但党组织中央还一 直给没定性呢,而这才是决生死的地方。其实,在 1964 年,中央就 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 ”专门负责文艺界的整风工作。现在《海瑞 罢官》的事情搞得这么大,“五人小组 ”也必须给出一个总结,交 给中央政治局做最终裁决了。

这个总结就是《二月提纲》,全称是《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 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

我先介绍下五人小组的构成:组长是彭真(中央书记处书 记)、副组长是陆定一(中宣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张宗可(中 央书记处书记)、周扬(中宣部副部长)、吴冷西(《人民日报》 总编辑)。一看这个构成我们就能发现,这个小组除了康老是毛主席一派(也是滑头一派),其他都是刘少奇的人。因此,该提纲的 倾向性就很容易猜到了。

《二月提纲》有几个狠辣的地方。其一,直接定性《海瑞罢 官》是学术批判的问题,和“罢官 ”无关。并明目张胆的指出“学 术争论问题是很复杂的,有些事短时间内不容易完全弄清楚。要坚 持实事求是,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要以理服人,不要像学 阀一样武断和以势压人。 ”——既然确定了是学术问题,那就不能 在政治上搞人了;而且还顺带讽刺了某人的“学阀 ”作风,够大胆。

其二,你打我的人,我就按同样标准打你的人。在《二月提 纲》的附属文件中,五人小组加入了《很多人提出要批判郭沫若等 同志》、《关锋同志等在 1962 年写的几篇杂文》等文章。并提出: “ 即使是坚定的左派,也难免因为旧思想没有彻底清理,或者因为 对新问题认识不清,在某个时候说过些错话,在某些问题上犯过大 大小小的错误,要在适当的时机,用内部少数人学习整风的办法, 清理一下。 ”——郭沫若是和毛主席关系最亲密的文人,关锋更是刘 邦的贴身秘书。郭沫若前两年也跟风写诗赞美过海瑞,关锋还曾写 杂文讽刺现任党组织中央。你现在要打吴晗,那这两个人也都有类似 错误,我也找出来,你打不打?

其三,点破发表《评海瑞》的违纪行为。指出:“报刊上公 开点名,作重点批判要慎重,有的人要经过有关领导机构批准。 ”——你不按照党组织纪律办事,首先就错了。

1966 年 2 月 5 日,刘少奇在北京专门主持政治局常委会, 讨论《二月提纲》。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刘少奇、周总理、朱老总、邓小平、 彭真、张宗可、吴冷西等人。这几位除了刘少奇系的铁杆人马, 朱老总是从不说话的常年摆设,邓小平此时已经成了倾向刘少奇的 实干家,周总理是全世界情商第一高的人,剩下张宗可想说话也没用 了。因此,《二月提纲》很轻松就被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了,事情也 就此定性了。

但董事会决定的事情,如果不经过董事长签字,也没办法 执行。于是彭真带着这份文件,去找党组织龙头毛主席汇报了。

找董事长签字的彭真是做好挨一顿臭骂准备的。但令他意外 的是,两人虽然对《二月提纲》有不同观点的交流乃至辩论,毛主席 竟然没有骂他。最后对《提纲》也默认了,甚至还让步说:“吴晗 也不罢官了,还照当他的市长。 ”

就这样,《二月提纲》很快被下发全党组织。吴晗也被化名 “李明夫 ”到昌平县去搞“ 四清”了,事实上也就取消了对他的批判。如果不出意外,按照党组织一贯的传统,优秀干部只要不犯政治 上的原则问题,低调一段时间后还能东山再起的。

此结果当然有毛主席保护自己手下和老朋友的原因,但更重要 的是他在准备更大规模的反击!当这场反击来临的时候,彭真将自 身难保,更别说小小的吴晗了。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这次反击力量不可阻挡,因为他不止正大 光明的走上前台,更真的动用了军事力量干预局面!

首先,毛主席要重新召开政治局会议,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 否定《二月提纲》。机会很快到来了,1966 年 2 月 24 日,苏共勃 列日涅夫致信毛主席,邀请共产党派代表团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对这件事,刘少奇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毕竟是邻居,没必要为了点思想上的分歧闹得老死不相往来,而且 人家还是主动邀请。但刘少奇是个谨慎的人,他知道毛主席因为政 治道路的事情和苏修闹得很僵,自己对苏联太亲近也有可能犯政治 错误。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当然这个借口也是实际需要。50 现代初, 苏联援助了我国很多工业和军事装备,经过十几年,很多已经老化, 零部件也十分缺乏。因此需要与苏联重新开始经济来往、物品交换。 刘少奇只能以此为由参加苏修的会议。

按规定,董事会的这次决议又要给董事长盖章生效,没想到 毛主席这次不答应了。主席不同意,只能再次开政治局会议研究了。于是,1966 年 3 月 18 日到 20 日,在毛主席最喜欢的杭州,又一次召 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参加苏修大会的事宜。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太子 刘少奇、周总理、朱老总、彭真、张宗可等人,当然毛主席也亲临会场,还特意让病怏怏的韩信从苏州赶来为自己助威。

会议一开场其实就不用继续开了,因为毛主席直接抛出来两句 话:“苏联的二十三大,我们不参加。我们不去参加,左派腰板硬 了,中间派向我们靠近了。……苏联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开这个 会,我们靠自力更生,不靠苏联。 ”

这两句话一抛出来,再也没人敢支持去参加苏修的会议了。

——主席明确给出观点了,谁敢直接和他老人家发生冲突? 主席说不参加会议,左派腰杆就硬;那参加会议不就成了支持右派 了么?这是路线问题,哪个敢犯!主席说了“我们靠自力更生 ”, 这就涉及到民族自尊心的问题。

于是“不参加苏修的会议、让苏联人难看 ”的决议就定下来 了,也没人会为了低端的经济问题去触碰高端的政治错误。但接下 来,毛主席就趁机把话题转到了教育上,他说:“现在大学、中学、小学都被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富农出身的知识分子垄断了……现在要对他们搞革命了。这是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不然将 要出修正主义。 ”——未来学校的臭老九们倒霉,就是以此话为根 源的。

对那些本来就是敌对阶级的知识分子要革命,那对党内的的 走资派呢?毛主席又说到:“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他们就越抵抗,就越暴露出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如吴晗、翦伯赞都是反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他们俩都是共产党成员,红星社成员却反对 洪兴,这批人实际上是一批国民党。 ”——这下毛主席当众明确给吴 晗定性了,他是国民党,那就当然是敌人!

批了吴晗,还要批他的帮派。毛主席对彭真说到:“还有你那 个北京刊物《前线》,是吴晗、翦伯赞的前线。廖沫沙是为《李慧 娘》捧过场的,提倡过‘有鬼无害论 ’。……去年九月份我在中央 工作会议结束时,专门讲了北京有人要造反,你们怎么办?也不要 紧,造反就造嘛,整个解放军会跟上造反吗? ”——这话就直接挑 明,你们是不是都要造反?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毛主席说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只 是此计划现在只在文化、教育界实行。他说:“我们要发动年轻人 向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进行斗争,不要压青年人,让他冒出来,好的 坏的都不要压。把新生力量,如学生、助教、讲师、一部分教授, 都解放出来,把剩下一部分死不转变的老教授孤立起来……要让学生鸣放,学生要造反,要允许造反,就是要让教授被学生打倒。年 纪小的、学问少的,打倒那些年纪老的、学问多的。 ”——文哥的 雏形就这样出来了。

这一场会议开下来,毛主席把观点全明确摆出来,大家就都 不用再玩政治博弈了。吴晗基本在政治上没活路了,可只要他背后 的刘少奇、彭真还在,还要保护他,吴晗就不会太惨。而决定太 子刘少奇等人是否会弃车保帅的关键,就是党内另一派势力周总理的意 见。面对图穷匕见的局面,周总理会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