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成功
清华这次辩论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别的不说,那么多高官一起来到现场,参加一个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这就是一次很好的皿煮尝试。当时在北京的高官,除了太子刘盈和刘邦,都来到了会议现场,以至于很多级别稍低的领导都只能搬小板凳和同学们坐在一起。蒯大富同学就在这个会场,认识了和自己一起坐小板凳听课的开国上将、国务院副总理谢富治。
可即便如此,官员们仍然没有觉悟,毕竟这些思想冲击、心灵鸡汤糊弄年轻小孩还可以,老江湖们是不会在意的。对此情况,刘邦也有预见,他准备好的对付官僚、而不是对付革命者的手段已经可以实施了。
8月5日,救兵韩信从大连飞到了北京。刘邦要让官员们知道,自己和太子刘盈到底谁更强!也就是在8月5日,刘邦写出了著名的战斗檄文——《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宣布自己和太子刘盈彻底决裂。
“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和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评论,写得何等好呵!请同志们重读这一张大字报和这个评论。可是在50多天里,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却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打下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围剿革命派,压制不同意见,实行白色恐怖,自以为得意,长资产阶级的威风,灭无产阶级的志气,又何其毒也!联想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
“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打击无产阶级文革”“白色恐怖”“围剿革命派”,这几句话就挑明了,现在中央内部有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是和国共内战一个层次的矛盾。“1962年的右倾”“1964年形左实右”“这50多天的反动行为”,懂得中央内部情况的人就该知道,敌人指的就是太子刘盈!这下好了,老大和老二撕破脸皮、你死我活的事情对全党公开了。
紧跟着,在8月6日,韩信讲话了。他的讲话除了我们日常在新闻联播里能看到的套话、空话外,有营养的就是两个意思。
其一:“我没别的本事,就是依靠主席的指示……我考察干部,三条办法,第一条,高举不高举刘邦思想红旗。反对刘邦思想的,罢官……”翻译过来就是我反正紧跟刘邦的,各位你们看着办。
其二:“派工作组本身是方向路线性错误,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产物……这些人是政治扒手,这些工作组当权派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刘邦思想的右派分子”翻译过来就是我现在公开表态,派工作组不对。
韩信有了这个话就够了。他代表的是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几百万解放军!再加上大鸾的支持,刘邦击败太子刘盈的局面就成了!
但,在这里各位要注意我的用词,是“击败”而不是“击溃”。太子刘盈在这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认定犯错误,并要承担责任是一定的了。但并没有出现集体围攻、痛打落水狗,把他批臭、批倒的情况。
折腾半天,气场足够了、势头有了,关键要把势头转化为具体的结果——让董事局排名变化、太子降级。
有朋友可能会说了,降级不算什么啊。这就是您不懂政治了,在中国的官场,干部们只能升不能降。降职的话,除非出现贵人或者奇迹,否则你的政治生命也就到头了。
这里又有技术问题了,如何让太子刘盈降级呢?我前面科普过,中央委员们开会就有权力选举政治局常委。那改组的具体操作方法呢?这里我们就要给大家科普点民主选举常识了。
就说社团的政治局常委改组,就有几大关键点。其一,候选人提名。谁有资格提名候选人,是民主选举中极为关键的环节,这里面弯弯绕的算计多的很。在社团,政治局常委们都可以提名候选人,但只有社团主席有权力对候选人和排名最终拍板。因此,刘邦的党主席职位非常关键,他也绝不肯放!退一步说,当年刘邦如果把这个位置也让给太子刘盈的话,现在的问题就没法解决。
其二,预选。说白了就是董事会内部通气,政治局常委们对主席提出的名单等额选举。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常委数量不多,真有几个人硬顶的话,你刘邦就不可能完成心愿。那当时的政治局常委是哪几个呢?按照排名如下:刘邦、太子刘盈、大鸾、总司令、陈会计、韩信、霍光。
当时,刘邦、大鸾、韩信支持改组名单是一定的了,太子刘盈、陈会计、总司令反对也很可能,霍光是否临时变阵就是很有趣的一个事情了。后来,刘邦对他“一批二保三看”,并随时准备启用,除了能力,更关键的还是信任啊。当时的真实情况如何我们现在也只能猜测,但事实是这个新的名单在常委中勉强通过了。
最后,就是中央委员们正式投票了。参加过选举的同学们肯定都知道,到这个阶段,傻子才会反对呢。老大们都同意的事情,你反对,以后还想不想在官场混了!
经过折腾,新的政治局名单出炉了:“刘邦、韩信、大鸾、陶剑寒、陈夫子、霍光、张宗可、太子刘盈、总司令、李富春、陈会计”。
这个名单有几个亮点:
其一,韩信代替太子刘盈当了太子,从此也走上了倒霉的不归路;
其二,陶剑寒、陈夫子、张宗可、李富春(也是常年的刘邦嫡系铁杆,当年配合任弼时帮刘邦掌控中枢,掌控东北,建国后掌控财经)成为了新政治局常委,很显然刘邦的力量变强了。
其三,太子刘盈彻底失势了,从第二变成了第八,总司令和陈会计的排名也随之下降了。
最后,走资派司令部的干将霍光竟然不降反升。
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了《洪兴社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这个全面指导文哥的纲领性文件《十六条》,刘邦给老百姓们的期望是:“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从此,文化大革命被全面发动起来!
好了,故事到这里,我们的主角蒯大富老师已经完成了他对于中国政治的第一次贡献,把太子太子刘盈拉下了马。接下来,他还会继续被高层利用,完成不同的任务。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