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傀儡
关于“红卫兵”的话题,我会在下一位文革英豪的列传中详细介绍,蒯大富先生的地盘就不多占用了。在这里大家只要知道几点就好:
其一,起初的红卫兵都是高级干部子弟。属于中间阶层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子弟,属于被打倒的“黑五类”子弟都没资格参加。即使蒯大富一类的工农子弟,虽然根红苗正,但也不受待见,很难加入。这个组织的血统是纯的。
其二,“老兵”们很嚣张、很凶悍、能破坏、善于暴力。对这些细节的描写,大家随便上网搜一搜“红八月”就知道,我这里也不多做介绍,反正什么“破四旧”、“毁文物”、“迫害人”、“抄家”都是他们的战斗成果。
其三,“老兵”们打击的对象很明确。首先是“黑五类”,就是曾经被定性为坏人的“地富反坏右”;其次是学校里的反动学术权威,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学校领导;当然,文革前期被打倒的黑帮分子,像吴晗这样的也是要打击的;甚至苏联使馆和英国办事处也是要打击的。
但注意,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干部,“老兵们”却坚持要保!甚至很多血统最纯正、态度最强硬的“老兵”还全力的支持太子刘盈。文革初期的名人、被无数青年推崇的谭力夫,在他著名的关于“血统论”的演讲中,就多次提到要保护太子刘盈。
这个情况,也是文革后,很多走上正路的“老兵”,高调宣称自己在文革中保护老干部,是“反文革”斗士的渊源。而且,因为“老兵”们基本上就是目前社会上最精英的群体,掌握着所有的权力和大多数的财富,所以他们的说辞自然也就变成真的了。
对于初期“红卫兵”的这些特点,操盘者刘邦是很清楚的。客观他对这三大特点都不支持。划分阶级是没问题,但工农干部脱离群众,尤其是脱离真正的工农,变身成世袭贵族,这不符合刘邦心目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而作为国家的主事人,对于打人、搞暴力、搞破坏这些行为也不会支持,哪有企业的老板希望自己的企业混乱呢?更让刘邦生气的是保太子刘盈、保党政干部,忙了半天就是为了打倒太子刘盈,然后打倒官僚化的党内干部,现在你们这些小家伙竟然保卫他们?实实的让人生气。
虽然生气,但为了自己大目标的实现,刘邦暂时还在忍耐。他需要这些敢打、敢拼、敢闹事的老红卫兵们把火烧起来,继而把真正的平民子弟烧热、普通工农烧热,完成自己大民主的规划。因此,从1966年8月18日开始到11月底,刘邦就不断在天安门接见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他要用自己的威望和热情给这把火浇上油。
事实证明,刘邦成功了。红卫兵这把燎原之火被他彻底放了起来,并烧红了全中国的天地。
这里有一个情况必须提到,刘邦从头至尾都想将红卫兵这把火控制在自己手中。为此,中央文革小组的众将士们不断地下基层和红卫兵们交流,参加红卫兵们的活动,在他们的大会上讲话。
“一司”成立的时候,李云鹤以国母之尊亲自出席他们的成立大会,并做了精彩的讲话。李云鹤的讲话仍然那么谦卑、那么真诚,关键她还提出建议,请北京军区司令杨成武上将(白袍小将)、部队文革小组组长刘志坚中将给“一司”的战士们当辅导员。这就是典型的笼络人心加安排干部了。
但事实证明,老红卫兵们没有被刘邦收服,收服他们的是大鸾!文革小组的同志们和红卫兵小将们拉感情、沟通。比他们年龄大、比他们忙碌的大鸾同志,却以比他们更积极的态度和红卫兵交心。
在拉拢老红卫兵方面,大鸾有几个文革小组成员们不具备的优势。
其一,他威望高。除非刘邦亲自上阵谈话,否则就凭文革小组那几位,哪个能赶上敬爱的总理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其二,他有行政资源。“西纠”成立的后,大鸾就安排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周荣鑫专门配合小战士们的工作,给他们提供办公室、电话、车辆等等资源;“一司”成立后,大鸾也立刻接见小战士们,并承诺提供交通和食宿支持。实际的帮助总高过口头支持。
其三,他太会表演了。有一次参加清华的万人大会,现场下了大雨,同学们都很关心敬爱的大鸾总理身体,在他讲话时安排人给他打伞。结果,大鸾推开了伞,淋着雨继续演讲:“今天风大雨大,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在大风大浪中锻炼!你们给了我一个红卫兵的臂章,我就要和你们一样,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想想这个场景吧,在这个氛围下,不被感动哭的人简直是铁石心肠)这本事,文革小组的小伙伴们回炉另造,恐怕也学不会!
更重要的是,大鸾代表了老红卫兵们父母的利益,也就是老红卫兵们自己的利益!在大方向上,人家是一帮的!
还好,平民子弟们还是被发动起来了!蒯大富起来了!接下来我们要回到清华看看故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