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斗争
如前文所说,1966年8月初的清华属于“老红卫兵”。贺鹏飞、刘涛等人既是接手学校权力的“文化革命委员会”负责人,也是学校里“红卫兵”组织的负责人。可谓台上、台下一统江湖。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有着“坏名声”的蒯大富,在学校里真是太难混了。人家“老红卫兵”的圈子不接收他,自己拉队伍又没人敢跟,搞来搞去只能靠名声和外校的平民造反派们交往,等待时机。时机很快就来了,因为贺鹏飞他们玩的太过火了。
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太子刘盈犯了错误,被剥夺了权力、靠边站了。但按照全会的决定,这个情况没有向社会公布,甚至没有作为中央文件传达到县团级的干部手中,十一国庆典礼的时候他还上了天安门,作为国家领导人和群众们见了面。

(看着这帮人癫狂的样子,太子刘盈真不爽)
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对政治是很敏感的,太子刘盈从政治局常委的第二位降到第八位;再加上刘邦《炮打司令部》大字报的隐晦指责,人们就感觉到太子刘盈是犯错误了,甚至要垮台了。
于是,1966年8月初,在清华出现了大批针对太子刘盈的大字报!比如什么《太子刘盈7月29日讲话是反刘邦思想的》、《舍得一身剐,敢把王光美拉下马》,甚至有人写出了《炮打司令部,炮打太子刘盈》这样激烈的、对应刘邦大字报的大字报。
这种反动的行为是维护官家正统统治的“老红卫兵”们不能接受的!因此,掌管清华黑白两道的贺鹏飞要行动了。
1966年8月24日,贺鹏飞组织了十二个学校的老红卫兵们开会,进攻反动大字报。
当天下午,贺鹏飞用学校的汽车把十二个学校的红卫兵都拉到了清华集合,并做了充满激情的讲话:“清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把社团内的问题完全捅出来,把社团内的秘密完全泄露出来……清华大学有一股妖风,把矛头直接指向社团中央、毛主席。我们要保卫社团中央、刘邦主席,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翻天!”
随后,十二个学校的红卫兵们跑步到大礼堂,封锁了大字报区域。贺鹏飞利用自己掌握的学校广播发出了《安民告示》:“我十二校红卫兵大军,今天下午五点开进清华大学。我们是忠于刘邦主席的队伍,消灭捉拿反刘邦主席的混蛋。我们是刘邦思想宣传队,进校煽革命之风,点革命之火。我军的矛头直指混蛋,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
完成了宣传工作后,贺鹏飞首先率人马推到了清华大学的二校门(清华建校之初的主校门,也是清华的标志性建筑),因为这里贴了最多的反动大字报。然后,撕掉了其他地方所有的反动大字报,贴上了“只许左派造反,不许右派翻天”、“坚决支持红卫兵革命行动”、“ 就是要红色恐怖”等激动人心的战斗标语。
完成了这些光荣的革命行为后,十二校的红卫兵在贺鹏飞的领导下召开了庆祝大会。大会结束后,其他学校的战友们撤离,而还有战斗热情的清华红卫兵战士们又跑到“黑帮分子”和“黑五类分子”这些敌人的家中继续进行革命,并勒令学校的反动学术权威们搬运被推倒的二校门砖石。至此,才算完成了全部战斗。
这次革命行动方向是光荣的、效果是明显的,一段时间内清华的牛鬼蛇神们再也不敢张贴大字报,反对社团干部们了。而“老红卫兵”战士们穿着父兄宽大的军装、佩戴着红袖箍,尤其是以皮带为武器对敌人“格打勿论”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让反动派们不寒而栗!

(衣着打扮就能看出阶层差异)
这次联合行动让老红卫兵们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三天后的8月27日,跨校的联合性红卫兵组织 “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司令部”,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红一司”成立了。当然了,该组织的成员主要还是高级干部子弟,总指挥就是御前侍卫总管汪东兴的女儿王延群。
“老红卫兵”们的如此行径让刘邦难以忍受,可他必须忍受。运动是他挑起的,鼓励孩子们自由的闯和闹也是他的意愿,难道现在因为孩子们打的方向不对,就剿灭孩子们的热情吗?成熟的政治家不会犯如此错误的。他有其他方法解决斗争方向的问题。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收编“老红卫兵”,把他们的行为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也是李云鹤等文革小组干将们一直忙碌的事情。但这个方法只是治标,治本还要靠平民红卫兵们的崛起。
还好,经过刘邦的点火,平民青年们也闹起来了。这些孩子也很自然的把当权者当成了自己打击的对象!这就是刘邦要的!
人数众多的“新红卫兵”们也需要自己的组织,和“老红卫兵”们对抗。于是1966年9月6日,另一个“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司令部”成立了,这就是强横的“红三司”!他们是平民青年的组织,他们的精神领袖就是蒯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