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换人
1967年1月1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发布社论——《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吹响了文化大革命最后决战的号角!
社论总结说:“一九六七年的政治任务,主要是:第一,在工厂和农村中,大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推动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对于学校里和文化领域各界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要大力提倡革命师生、革命知识分子,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工厂去,到农村去,实行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第三,充分发扬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大民主。这种大民主,就是在刘邦思想统帅下,发动亿万群众,向社会主义的敌人举行总攻击,同时也是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进行批评和监督。第四,继续开展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群众性的批判。”
简单总结就是:学生已经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想办法把工农也都发动起来,这样才能发动大民主,对干部进行监督,真正实现“大同世界”。
注意,工农官学兵,当时这社会上的几类主要职业,只有这个“兵”没有被提到。因为,这个“兵”内部太复杂、地位太重要,此时刘邦还不能露出自己的真实目的和策略。但事情必须按照他的计划走,只等时机。而时机很快就来了。
1967年1月3日,北京各大院校的100多名代表来到人民大会堂,公开要求把陈诗人送出来,要开批斗他的大会。毕竟,这老小子反对文革的气焰太嚣张了。
此时的陈诗人既是国务院主管外交工作的副总理,也是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他当然要向自己的两方面领导求救了。国务院方面,大鸾是诗人多年的大哥,保护诗人义无反顾!军委方面就微妙了,韩信是乐得看其他派系的军头被搞掉的,这也是自己配合刘邦完成文革大业必须的收获;还好有花帅,他是真烦造反派那帮暴民,陈诗人又是和自己一起刮黑风的战友,于公于私也都要出手保护。
但,不管大鸾还是花帅,都不好在这个时候直接出手干涉,他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了老好人刘志坚身上。先是花帅出面找刘志坚谈话,后来更是大鸾亲自给刘志坚电话。大概意思只有一个:老刘,你是军队文革小组的组长,你出面和这些造反派小将们聊聊,商量商量让他们别动陈胖子吧。
领导们发话了,刘志坚想也没想就行动了。1月3日他出面和造反学生们谈了一夜,结果可想而知,就他这个身份,哪里能吓得退被挑动起来的暴民呢?没办法,第二天刘志坚又在人民大会堂继续和造反学生们谈判。可这次,谈判现场悄悄地来了几个特殊的听众,他们就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猛将们。
这可能是刘志坚生命中最苦的一天吧。背后是大鸾、花帅等人的命令,要完成;对面是气焰嚣张、又手握天子令箭的年轻暴民;旁边还坐着跋扈乖张、此时最炙手可热的中央文革猛将们在冷眼看着自己。前后左右夹板气,这真比当年被日本人抓到还难过!
好,你们都逼我,那我承认我自己无能、混蛋还不行么?于是,刘志坚干脆也不谈判了,直接做起了自我批评:“我这人有折中主义思想,不敢发动群众……”
谁知自我检查还没做完,就被一声呵斥打断。张宗可拍着桌子开骂了:“你刘志坚根本不是什么折中主义,你就是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军队的代表!今天就要批斗你刘志坚!”
张宗可说完,李云鹤又做补充:“像刘志坚这样的人物,去年开了个《部队文艺座谈会》,有了政治资本……不向中央文革请示,他是典型的两面派。在军内贯彻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就是刘志坚为首的全军文革小组,全军文革小组必须改组。”
这下好了,张宗可和李云鹤给定性了——“刘邓路线在军队的代表”,“在军内贯彻资产阶级反动了路线”。
那还有好?当场造反学生们就把接见会变成了刘志坚批斗会。紧跟着刘志坚就被下了帽徽和领章,扣上了高帽,限制了人身自由。再后来,1月19日,中央文革小组又在工体召开了批斗刘志坚的万人大会,给造反派前面的行为正名。这下刘志坚按照套路被彻底打倒了,从此失去人身自由,直到韩信的倒掉。
各位看下刘志坚最后检讨的内容:
一、执行了刘、邓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没有贯彻执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很多地方违背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二、怕字当头,自己不上第一线,不出头,特别是接见问题,接见外地学生让陈、叶副主席讲话。 三、没有向中央文革、军委全面的反映军队院校文化革命情况,没有主动发现主流。 四、由于自己思想右倾,搞了一些折衷主义,和稀泥。 五、工作作风,工作方法都很坏。 六、我犯路线错误的原因是上没有执行主席思想,林副主席指示,下也没有深入群众,在全军文革当中很不民主。

(不愧是老政工,这检讨写的真好,四面不漏风。以后再起来啥毛病也没有。)
刘志坚被打倒后,接替其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的徐向前在接见空军代表时曾说:“ 刘志坚的情况,在刘邦主席、韩信副主席刚刚接见了后,他还要我们接见院校革命师生,我们说不要了,他不听,非要我们接见不可(叶群同志插话:韩信同志也不赞成接见)。韩信副主席的话他也不听,还要我们四位副主席都讲话,我们要他搞出讲话稿,在军委常委会上讨论通过,他在要讲话了才把稿子送来,叫你连看都没有时间看(叶群同志插话:搞突然袭击)对!就是搞突然袭击。诗人副主席本来都不准备讲话的,他临时也给拉上去讲。”
韩信也说过:“全军文革小组要改组,刘志坚犯了大错误,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军队的代理人,他发表不少不正确的指示。”
好了,大家伙总算有垃圾桶来甩自己的垃圾了,刘志坚也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接下来就是漫长的软禁等待他了。
事情完结了么?没有!
搞掉刘志坚后,当务之急就是找到替代者。李云鹤直接找到韩信摆出了刘邦的底牌:全军文革小组这个机构很重要,没有组长不行,必须找一位有声望的、能压得住的老帅来担任。建议徐老蔫来担任。另外,建议中央文革的关峰来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这下好,把资历比韩信老、军中实力和韩信相仿、和韩信从无派系联系、且一贯隐忍坚韧的徐老蔫给抬出来,做全军文革小组长;还让文人关锋来做总政的副主任。刘邦在军队里扶持其他派系、掺沙子,以制衡韩信、加强对军队掌控的套路已经昭然若揭。
此时的韩信没有任何借口和方案来阻止老大的直接设计,只能唯诺接受。临了还送了个礼,请李云鹤做全军文革小组的顾问。
其他的人士安排都还好说,启用徐老蔫的这招太厉害了。这让隐忍了一辈子的徐老蔫仿佛找到了自己事业第二春的机会,他竟然放弃了修炼数年的四方面军影视学院表演技巧,开始针锋相对的、全力以赴的支持文革了。
眼下,徐老蔫和韩信就要在军队展开大规模攻防战了。幸运的是,此时的刘志坚已经很超然的被软禁,逃离了是非圈子,这难道不是幸运或者聪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