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群英传——罗长子列传 第二节 cover

文革群英传——罗长子列传 第二节

小龙人作品

第二节 升官

人生的成败其实就在于几个关键点,出现的机会抓住了也就成 功了,出现的陷阱跳进去也就完蛋了。1959 年,罗长子的机会来了……

这一年,军中的一把手“大将军 ”和二把手黄克诚都犯了错误 被拿掉。毛主席非常急于用有威望、有能力、又放心的人来代替他管 理军队。排下来,军委第一副主席和国防部长的位置只能给韩信, 无论看战绩、还是威望、更重要是看山头,没有人比他合适了。

但总参谋长的位置就微妙了。韩信身体不好,没法像大将军一 样事无巨细、一把抓的帮毛主席管理军队;偏偏军委第二副主席是身 体强健、人缘好、又有自己独立山头的双刀将。如果不能使用信得 过的总参谋长,这个军队就不好带了。这时候,毛主席想起了罗长子。

其实这个选择颇有问题,你能想象希姆莱代替曼施坦因、戴笠 代替“小诸葛 ”么?毕竟罗长子多年来的主要工作和军事无关啊。但真的再没有合适的选择了。

首先,从粟裕担任总参谋长开始,这个位置就属于大将,再拉 元帅来就掉价了。大将里面排嘛,粟裕被大将军打倒了,黄瞎子被 毛主席打倒了,徐海东一直养病,谭政做总政主任,毛主席对陈赓最不 放心,老扒灰终身待在海军还另有其他嗜好,张云逸太老,排来排 去也就罗长子最合适。再加上老领导罗荣桓的推荐,罗长子一不小 心就达到了自己人生的顶峰——代替黄瞎子出任军委秘书长和总参 谋长。

说到这里,我们要聊聊 1959 年的庐山事件。因为此事不但直 接关系着我们故事主人公的事业发展,其中因果更和未来罗长子的 人生悲剧颇多关联。

彭大将军那时可是共产党军队的股东兼总经理。为什么说是股 东呢?洪兴军队创立之初是由几大股东合资经营的。其中最大的山 头就是中央苏区的部队,而这个部队的股份主要来自三方:毛主席湖 南农民起义的残部、朱德带着南昌起义的残部、彭大将军平江起义 的残部。其中刘和朱的部队组成了红四军,也就是未来的一军团;彭大将军的部队组成了红五军,也就是未来的三军团。所以说洪兴 军队的创始人,必须算人家一个!

到长征结束、国共合作抗日的时候,彭大将军更是把其他的几 个山头:四方面军的残部、二六军团、陕北本土部队,都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那时候,除了南方的新四军,党组织的军队实际都由 彭大将军管理。也正因此,他才能独立组织起被毛主席等高层不满的 “百团大战”。

经过数年的低迷,到朝鲜战争时大将军再次崛起;战后,彭大 将军的威望更是一时无二。他回国后,朱老总的解放军总部解散,成立了国防部,彭大将军担任部长。那个时候的国防部长职权极重, 远非今日可比。虽然属于国务院的下属机构,但军委的三大部门— —总参、总后、总政,实际上都要向他汇报!此时的彭大将军当然 是军队的总经理了。

这样位高权重的人要倒台绝不那么简单。现在对此事的评价一 般也就两个观点:靠右的人认为毛主席心胸狭窄,受不了海瑞的直接 面谏,一气之下罢了他的官;靠左的人认为大将军上庐山前,去东 欧访问期间签订了秘密协议,准备借外力回来篡权自立,被毛主席及 时发现而被废黜。

说起来这两个观点都有失偏薄。毛主席作为百年一遇的雄主,绝 不是心胸狭窄之人;退一步说,即使真的心胸狭窄也犯不上只为了 这点事情就自断臂膀,毛主席自己都说:“为了顺你的意,我让他们 (另外两位老帅)一个提前退休,一个发了转业费 ”,可见他对彭 的喜爱和信任。至于谋反之说,更多是望风捕影的口证,这么大的举措怎会没有物证?韩信后来出事,还被查出极端言论的日记和 “571 工程 ”的文案呢。 “莫须有 ”的罪名古已有之。

要论起来,此事还是多重原因的组合,一起促成了大将军的倒 掉。

第一个原因:人缘差。一个人脾气暴躁、又爱揽权,一起合作 上班的人肯定不会喜欢。在这点上大将军倒是和毛主席有点类似,洪 兴社内毛主席的人缘也一直不怎么样。但这绝不是贬义,实际上勇于 承担责任、愿意付出的人才不容易调和、才会得罪人。这样的人对 不同意见者极为独裁,现在人们常常为彭大将军被冤枉而叹息,岂 不知他也是很多冤案的制造者。比如对老战友刘伯承、比如对下属 粟裕。

刘伯承不用多说,他和彭大将军的矛盾从中央苏区就开始。

尤其是对粟裕,粟大将也是跟着混子领导待久了,习惯领导当 摆设、 自己去实操,总想和国防部长划清自己参谋长的权力。但就 为了这点事情,彭老总做的也有些过分了。

当时撤销粟裕参谋长时的第一大罪状是“野心家,向党要权”; 第二大罪状居然是“里通外国 ”。这都哪跟哪啊?可没办法,当时彭大将军就看这个低情商的军事家不爽,非要往死里整他。可一年 后大将军本人也被扣上 “里通外国 ”罪名,正是报应循环啊。

更倒霉的是,即使彭大将军被打倒,粟裕也没能平反。1978年他还特意向党中央写信申诉,信中说:“我在总参工作期间,彭 德怀同志对我专横跋扈、训斥谩骂,使我实在难以忍受;我在工作 上同他有一些争论,他就牵强联系,混淆是非,给我扣上‘野心家 ’、‘ 阴险卑鄙 ’、‘里通外国 ’等莫须有的罪名,企图把我置 于死地。 ”可这封信也没用,到 1984 年粟裕去世,也没真正获得平 反。

在政治生活中,烂人缘是领导喜欢的角色,因为这样的人难形 成小圈子,只能靠领导,更为忠心。可一旦被领导放弃了,所有人 都会想办法踩一脚,彻底把他踩死!因此,当毛主席要求庐山会议上 的高干们评论彭大将军的密函时,大多数人都从很恶毒的角度点评, 也没人想办法保他,真正是墙倒众人推。到这一步,即使毛主席后悔, 大将军也不可救药了。

第二个原因:过于犯上。按道理说,毛主席是有些过分,老铁杆 给你的密信,怎么好公布出来给所有人一起批评呢?但领导教育、威慑下属的方法无所不用其极;做下属的安心听最好,就算有意见, 正常交流也可以接受,你不该对着骂啊。“在延安整风时,你操了 我四十天娘,我操你二十天的娘还不行? ”这叫什么话啊?更不该提什么“修别墅 ”“文工团 ”的话题。彭老总这么做就等于把脸皮 撕破了。

这事搞得老好人周总理都抱怨“彭德怀的骨头是犯上。 ”韩信 评论说:“彭德怀不但对他的下级当儿子一样,随便骂。就是对上 级也很不尊重,可以说是傲上慢下。 ”“花帅 ”说的更直接:“主 席还健在你就这样,将来党内谁能管得了你? ”

到这一步,领导肯定要下死手了,否则以后队伍怎么带?

说了半天,其实这两个原因只是火上浇的油,真正的火还是 权力引起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全球的共产主义阵营发生的两件事对毛主席 触动极大。第一是斯大林死后,被苏联内部力量打倒;第二是苏联 武装入侵匈牙利,颠覆其政权。分析这两件事情,毛主席也觉的自己 身边也有一内一外的颠覆势力,对这两支颠覆势力的防范和攻击是 他后面诸多行为的重要内因。1959 年,毛主席感觉,国内外的颠覆势 力都和彭老总有关系了。

其实很多事情,最清晰的结论就在政府的报告当中。我们先 来看看八届八中全会对彭大将军处理的决议。

“彭德怀同志把那些暂时的、局部的、早已克服了或者正在迅 速克服中的缺点收集起来,并且加以极端夸大,把我国目前的形势 描写成漆黑一团。他实质上是要否定总路线的胜利,否定大跃进的 成绩,反对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反对农业战线上的高额丰产运 动,反对大办钢铁运动,反对人民公社运动,反对经济建设中的群 众运动,反对党组织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即‘政治挂帅 ’。 ”——这段直接点明,大将军反对毛主席在经济工作中的所有 决定。

“彭大将在庐山会议期间……是代表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向党组织 进攻的纲领…… 。实质上是在煽动党组织内有右倾思想分子、对党组织 不满分子、混入党组织内的投机分子和阶级异己分子,起来响应国内 外反动派的污蔑,向党组织的总路线、向党组织中央和毛主席同志的领导 举行猖狂进攻。 ”——这句话就有内容了,大将军反对毛主席的所有 政策,那原因何在呢?原来是和党组织内的右倾主义分子、阶级异己 分子合作进攻啊!谁是党组织内的右倾主义分子呢? 自然是急于篡班 夺权的新势力、中国的赫鲁晓夫嘛!忠臣陶铸对彭大将军评价时就 说:“我们作为一个党组织成员,对党组织的忠诚等于旧社会的女人嫁 人一样,一定要从一而终,决不可移情别恋。 ”那大将军别恋谁了 呢?

“他在谈话中一再声称:‘如果不是中国农民好,早就要发生 匈牙利事件,要请苏联红军来。很明显,他所犯的错误不是个别性 质的错误,而是具有反党组织、反人民、反共产主义性质的右倾机会 主义路线错误…… ”——匈牙利事件中,格罗请苏联军队来扫荡政 府,你彭大将军也是想依法炮制吧!

综上,我们试着还原下当时的形势和毛主席的心理:53 年斯大林 被批判、56 年匈牙利事件后,毛主席开始警惕国内外反对自己势力的 异动。

毛主席本想用三面红旗尽早把国家建设成强国,结果步步失败、经济崩溃,趁此机会党组织内的老对手和新敌人都发出了不和谐的声 音。

同时,因为对斯大林同志的不同评价,党组织和苏联关系严重降 温,北极熊总在边境呲牙吼叫。在此外患之际,大将军出国考察, 并立即有不安定信息传过来,说他在莫斯科和老对手王明的人私下 交流,说他在阿尔巴尼亚和赫秃子数次密谈,毛主席心中震惊——难 道“海瑞 ”要当“司马昭 ”?

到了庐山会议,毛主席本想自己认个小错、找台阶下,继续维护 党内局面。万没想到谁都不放炮,彭大将军偏跑出来摇旗呐喊,他 要干什么!

毛主席自己也说:“党组织外右派否定一切。党组织内有些干部说去 年大跃进得不偿失,现在彭德怀的信,集中代表了这方面的意见! 如果党组织搞分裂,那我就走,组织人民,另外立党组织。如果军队另 搞一套,我可以另组红军! ”——为什么要另组红军?难道解放军 要造反?可见他当时真正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按照这个思路推下来,彭大将军带头放炮或者是党组织内的反对 派唆使,或者是苏联人唆使,甚至可能是三方结盟向毛主席进攻!无 论如何,这都是生死存亡的时刻,必须第一时间反击!因此毛主席立 即调动韩信和邓小平上山协助自己斗争,并立即对彭大将军采取强大 的舆论攻势,用最快的时间消灭敌人。因为稍慢一步,很可能内有 右倾走资派顺势摇旗呐喊攻击自己权威,外有敌国直接出兵,反正 最后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局面。

就这样,毛主席集中火力对彭老总展开了攻击,而彭大将军的暴 脾气和坏人缘更把事情变得越来越难以收场,其悲惨的结局也就顺 势到来了。

罗长子的悲剧基本也是这个套路。